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平

作者: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地;多年生麦草;中间偃麦草;再生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7-22

摘要: 为丰富北方寒地牧草品种,选育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种植的优势牧草,以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后代选育的10份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为材料,借助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10份材料田间自然生长年限超过3a,均具有抗寒性和多年生特性,可在哈尔滨地区-30℃环境下安全过冬;根系发达,除2个株系8LF2 1-1-4和11LF3 1-1-4外,其他株系具有地下茎。植株生长繁茂,有5个株系总分孽数超过40,2个株系穗长超过24cm。株系11LF3 1-1-4和11LF4 1-18-1结实率平均值在80%以上,远高于亲本中间偃麦草;10份材料种子发芽率在60%~90%;株系5Q10L1-18-1茎秆干重可达1.7kg·m~(-2)。10个株系根尖体细胞染色体为42条,遗传稳定,植株均表现抗旱、抗寒,抗病等特性。本研究可为北方寒地的牧草选育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分类号: S543

  • 相关文献

[1]抗寒多年生麦草新种质颖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晓强,蒋勃,李紫琪,邢骞予,金慧,吴玉娥,张举梅,赵海滨,李新玲,张延明. 2022

[2]混播草地不同种群再生性的研究. 于应文,蒋文兰,冉繁军,徐震,王元素. 2002

[3]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4]保丰苜蓿丰产性研究. 吕会刚,张玉发,韩雪松. 2002

[5]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产量、再生性、秋眠性及持久性测定分析. 于林清,云锦凤,萨仁,徐春波. 2006

[6]高丹草新品种在河北平原农区的引进筛选. 刘贵波,乔仁甫. 2005

[7]影响牧草再生性因素分析. 温方,陶雅,孙启忠. 2006

[8]影响牧草再生性的因素分析. 温方,孙启忠,陶雅. 2007

[9]栽培稻再生性遗传及育种技术探讨. 唐庚生,朱汝财,秦学毅,唐建淮. 2012

[10]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刘振宇,智健飞. 2010

[11]关于加强云南稻作育种技术创新的思考. 周家武,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 2004

[12]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与持久性分析. 于林清,张旭婧,云锦凤. 2006

[13]不同栽培处理下杂交水稻渝香203的再生性分析. 张现伟,李经勇,唐永群,姚雄. 2012

[14]寒地多年生小麦的选育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赵海滨,张延明,史春龙,闫小丹,田超,厉永鹏,李集临. 2012

[15]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6]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亓晓蕾,鲍印广,李兴锋,钱兆国,王瑞霞,吴科,王洪刚. 2017

[17]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8]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王洪刚. 2005

[19]矮秆早熟小偃麦种质山农0057-2的选育与鉴定. 鲍印广,崔法,李兴锋,封德顺,王霖,高居荣,王洪刚. 2009

[20]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赵逢涛,王黎明,李文才,林小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