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亚娇

作者: 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4 期

页码: 825-8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不同罗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与化学型的遗传多样性,为罗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调查测定 15 份罗勒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叶片挥发性成分,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探究不同罗勒种质关键香气化合物,并且对供试罗勒种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分枝数外,15 份罗勒种质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及茎粗差异显著.通过GC-MS技术从 15 份罗勒种质中共鉴定出 104 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烃类 37 种,萜烯类 32 种,酯类 8 种,酚类 5 种,醇类 4 种,醛类 3 种,醚类 1 种,其他 14 种,其中共有成分有 2 种,即 2,4-二叔丁基酚和十七烷.根据查询并计算ROAV值,发现关键香气物质有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醇、顺式-柠檬醛、肉桂酸甲酯、4-烯丙基苯甲醚等.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罗勒分为 5 类,泰国罗勒、茴香罗勒、暹罗皇后罗勒和甜罗勒聚为一类;九层塔罗勒、热那亚罗勒、红鲁宾罗勒、紫黑蛋白石罗勒和紫夜罗勒聚为一类;柠檬罗勒和丁香罗勒聚为一类;托斯卡纳罗勒、冥王星罗勒和大叶罗勒聚为一类;肉桂罗勒单独聚为一类.而植物学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也将罗勒分为 5 类,冥王星罗勒聚为一类,丁香罗勒、茴香罗勒和紫黑蛋白石罗勒聚为一类,泰国罗勒单独聚为一类,大叶罗勒和肉桂罗勒单独聚为一类,其余 8 份种质聚为一类.15 份罗勒种质植物学性状和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遗传多样性丰富,可针对性的进行罗勒特异种质的选育.

分类号: Q949.95

  • 相关文献

[1]新疆文冠果苗期选育植物学性状分析. 董鹏,姜继元,李铭,朱耀军,马新. 2016

[2]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姚晨阳,葛红,吴华,贾瑞冬,赵鑫,吕英民,杨树华. 2019

[3]利用HS-SPME/GC-MS法对云南主产区生咖啡豆中挥发性成分萃取与分析研究. 董文江,胡荣锁,宗迎,龙宇宙,赵建平. 2018

[4]椰子脆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沈晓君,张玉锋,王媛媛,宋菲,王挥,夏秋瑜. 2020

[5]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 赵丽丽,程菁菁,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蒋鹏飞,王旭增. 2021

[6]籽用南瓜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多样性分析. 曹丽霞,陈贵林. 2009

[7]云南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罗会英,赵琼玲,代建菊,刘海刚,段曰汤,马开华,瞿文林,沙毓沧. 2015

[8]不同品系分蘖洋葱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初文娇,王勇,董晓慧,陈典. 2010

[9]不同种源百香果的植物学和种子性状差异. 袁启凤,颜培玲,史斌斌,陈楠,王立娟,卢晨,李仕品. 2023

[10]56个苦瓜品种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闵子扬,李勇奇,韩小霞,张竹青,袁祖华,胡新军. 2020

[11]41个肉用老南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胡新军,粟建文,袁祖华,李勇奇. 2015

[12]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冉景松,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张霞. 2010

[13]41个肉用老南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英文). 胡新军,粟建文,袁祖华,李勇奇. 2015

[14]中国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茂林,栾丽,王湘君,张锦芳,李浩杰,张启行,李熠毅,曹毅,蒋梁材,赵云. 2007

[15]基于植物学性状分析蝴蝶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王燕茹,袁秉琛,孙郁婷,李承臻,王志勇,虞道耿. 2023

[16]82个湖南丝瓜种质资源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李勇奇,闵子扬,韩小霞,杨建国,胡新军. 2019

[17]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18]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清汁与籽粒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沈凌雁,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21

[19]大叶芥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陈艳,蒋依琳,唐玉娟,罗凤莲. 2019

[20]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刘彬彬,周子维,胡娟,徐邢燕,姚知灵,陈常颂,游玉琼,孙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