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试布点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学芝

作者: 邵学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区试;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6 年 01 期

页码: 44-46

摘要: 区域试验是整个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选择试验点,与客观地鉴定品种有直接的联系。试验点数目过多,往往造成浪费,过少则缺乏代表性而不能说明问题。本文试图以产量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探讨本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合理布点问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张君,李玉发. 2004

[2]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国家区试品种的品质特征. 胡学旭,孙丽娟,周桂英,吴丽娜,陆伟,李为喜,王爽,杨秀兰,宋敬可,王步军. 2017

[3]长江中下游近10年冬小麦区试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温明星,李东升,陈琛,郭瑞,姚维成,申雪懿,刘家俊,邓垚. 2022

[4]贵州小麦育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天青,隋建枢,张立异,王伟,田世飞,杨康林,何庆才. 2015

[5]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赵军海,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陈荣振. 2009

[6]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7]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高欢欢,李卫华,穆培源,桑伟,冶婷,王亮. 2013

[8]山西省冬小麦地方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雷梦林,刘霞,冯瑞云,李欣,张晋,杨生权. 2020

[9]78个重要小麦品种苗期抗条锈性的聚类分析. 牛永春,万安民,吴立人. 2002

[10]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谢实龙,李嘉丽,祝旋,汤婷,蔡健,马同富. 2018

[11]小麦缺铁胁迫苗期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樊庆琦,楚秀生,隋新霞,崔德周,李永波,黄承彦. 2019

[12]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解析. 亓佳佳,韩芳,马守才,张莉莉,余欣欣,陈蕴文,毕晓静,史秀秀,牛娜,张改生. 2015

[13]澳大利亚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广旭,樊继伟,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李强,陈凤. 2018

[14]22份中国小麦生产主栽品种抗条锈病基因解析. 王明玉,冯晶,蔺瑞明,王凤涛,徐世昌. 2018

[15]2008-2009年度河北、河南、四川和江苏四省冬小麦区试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冯晶,蔺瑞明,王凤涛,何月秋,徐世昌. 2014

[16]冬小麦根系干重对水分的反应类型. 崔四平,刘子会,李运朝,马春红,郭秀林,李广敏. 2006

[17]模拟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孙绿,李玉刚,王圣健,刘亚东,王志英,刘丹,李娜娜,赵长星,盖红梅. 2017

[18]小麦穗部组织EST-SSR标记引物开发及其在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刘泽涛,苑少华,杨迪,王玉昆,张立平,赵昌平,刘丽华,李宏博,庞斌双. 2013

[19]170份小麦高代品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张志鹏,李菁,王兴龙,林参,严卫古,朱明超. 2023

[20]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泰山/泰科麦系列小麦遗传解析. 亓晓蕾,李兴锋,吕广德,王瑞霞,王君,孙宪印,孙盈盈,陈永军,钱兆国,吴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