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对苦麦菜生长及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宁建凤

作者: 宁建凤;罗文贱;杨少海;邹献中;陈勇;孙丽丽;魏岚;巫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磷量;苦麦菜;磷淋失;磷形态;磷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525-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网室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用量[0、0.05 g.kg-1(土)、0.10 g.kg-1(土)、0.20 g.kg-1(土)]对苦麦菜产量、磷素吸收和利用及土壤磷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显著增加苦麦菜产量、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苦麦菜产量在低磷水平[0.05 g.kg-1(土)]时最高,为每个土柱186.29 g。随磷用量增加,苦麦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明显降低,植株吸磷量无明显变化。施磷显著增加土壤磷淋失量,且随磷用量增加,不同形态磷淋失量均显著增加。同一磷处理颗粒磷淋失量高于溶解态磷。不同磷用量条件下土壤各形态磷的淋失率均低于0.1%。低量施磷条件下溶解态磷在施磷后第10 d出现第1次淋失高峰;中量和高量施磷条件下溶解态磷在施磷后第10 d和第40 d分别出现2次淋失高峰。土壤总磷和颗粒磷淋失高峰期在施磷后第40~50 d出现。施肥后第60 d,土壤总磷、溶解态磷和颗粒磷淋失浓度均明显降低。综合考虑苦麦菜产量、磷素吸收和利用及土壤磷淋失量等因素,苦麦菜以0.05 g.kg-1(土)的施磷量为佳。

分类号: S636.9`S158

  • 相关文献

[1]水滑石改性生物炭有效提高设施菜田土壤磷的吸附性能. 吴行,王秀斌,郑琴,张帅,成宇阳,王林轩. 2022

[2]油茶壳堆肥用量对土壤肥力及苦麦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杨丹亚,蒋越华,莫良玉,黄理明,范稚莲. 2024

[3]烟秆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何德飞,陈伟盛,梁杰聪,黄栩荣,路丛顼,刘忠珍,黄玉芬. 2025

[4]植物磷利用研究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周德贵,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陈宜波,吴玉坤. 2018

[5]植酸酶对鲤鱼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杨雨虹,郭庆,祖立闯,王枫. 2006

[6]麦季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磷吸收利用及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 杜会英,冯洁,郭海刚,王风,张克强. 2015

[7]新耐高温植酸酶在草鱼和黑鲷上的应用研究. 徐树德,卢玉标,张涛,唐启峰,史宝军,杜红方. 2014

[8]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王胜,张军民,汤超华,李超,王修启. 2012

[9]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鱼种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黄峰,刘军,胡先勤,王锐,曾庆华,文华,罗敏辉. 2007

[10]植酸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磷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王华,阎佩佩,吴建刚. 2010

[11]低磷日粮对猪生长性能、骨骼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罗士津,瞿明仁,张铁鹰. 2015

[12]利用同位素~(15)N和~(32)P研究掺合肥料的肥效. 张希忠,温贤芳,陈一珠. 1989

[13]不同磷效率大豆农艺性状与磷/铁利用率对磷素的响应. 赵婧,孟凡钢,于德彬,邱强,张鸣浩,饶德民,丛博韬,张伟,闫晓艳. 2021

[14]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15]大豆不同生殖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磷对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忠宝,齐志勇,金剑. 2007

[16]不同施磷量对山东三大土类磷有效性及磷素淋溶风险的影响. 张英鹏,于仁起,孙明,李国生,李彦. 2009

[17]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宋勤瞡,贾永红,张金汕,刘孝成,吴薇,李玉龙,温浩然,石书兵. 2016

[18]磷肥对滴灌复播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杜孝敬,符小文,黄红梅,陈传信,陈佳君,张永杰,安崇霄,徐文修. 2019

[19]施磷量对盆栽甜瓜早醉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熊韬,胡国智,吴海波,马新力,冯炯鑫. 2018

[20]水肥用量对制种玉米水肥利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