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37个高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慧

作者: 王晓慧;曹玉军;魏雯雯;张磊;王永军;边少锋;王立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干物质;氮积累与分配;氮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2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60-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探明我国北方目前主推高产春玉米的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本研究选择该区域高产品种37个,采用盆栽试验,依粒重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划分其类型,分为高产氮高效(Ⅰ)、高产氮中效(Ⅱ)、中产氮中效(Ⅲ)及低产氮低效(Ⅳ)4种类型。其中,中产中效型品种最多,为56.8%;高产高效型品种最少,仅为8.1%;高产中效型和低产低效型品种分别为13.5%和21.6%。4个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效率开花前差异不显著,开花后是产生差异的关键时期;成熟期Ⅰ型品种干物质和氮向子粒的分配比例较高,而Ⅳ型品种向根和茎秆的分配比例较高。同时,Ⅰ型品种的氮转移量、氮转移效率和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3类型品种。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粒重及氮含量与氮素子粒生产效率显著相关。所以,较高的粒重和较低的植株氮含量是高产氮高效品种的基本特征。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SODm尿素氮减量对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 2021

[2]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永军. 2019

[3]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汪柯,郭立君,张帆,杨光立. 2016

[4]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2016

[5]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侯慧杰,范盼盼,邹楠,谢瑞芝,王克如,肖春花,李少昆. 2018

[6]平作宽窄行技术对春玉米产量调控效应研究. 史磊,王大为,隋阳辉,常程,张书萍,肖万欣. 2023

[7]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 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朴琳,李波,陈喜昌,丁在松,张宇,赵明,李从锋. 2020

[8]不同覆盖方式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陈红琳,沈学善,李丽君,刘定辉. 2013

[9]行距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尔晨,林涛,张昊,田立文,崔建平,郭仁松,邓方宁,汤秋香. 2020

[10]高氮密植栽培对湘两优900产量形成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健晓,王小娟,屠乃美,王效宁,符策强,唐清杰,李建武,刘爱玉. 2019

[11]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12]黄淮海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分析. 安洪周,高增玉,李魁英,和剑涵,武玉华,张全国. 2021

[13]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健晓,林朝上,胡春花,符研. 2012

[14]广西主要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 周瑞阳,韦新兴,黄爱花,莫润秀,邹成林,谭华,郑德波,黄开健. 2012

[15]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张健,袁嘉玮,梁哲军,张鹏飞,薛琴琴,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 2019

[16]增温对青藏高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成岩,邓艾兴,LATIFMANESH Hojatollah,宋振伟,张俊,王利,张卫建. 2017

[17]玉米Gln1-3gDNA序列分离、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与等位变异分析. 吴永升,李新海,张征,李明顺,郝转芳,张世煌,谢传晓. 2008

[18]玉米Gln1-3 gDNA序列分离、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与等位变异分析. 吴永升,李新海,张征,李明顺,郝转芳,张世煌,谢传晓. 2008

[19]苎麻谷氨酰胺合成酶 BnGS2等位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烟草特性. 郑建树,喻春明,陈平,王延周,谭龙涛,陈继康,朱涛涛,卢凌霄,朱娟娟,段叶辉,熊和平. 2014

[20]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陈远学,周涛,王科,崔雅琪,张朝春.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