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新生

作者: 韩新生;刘广全;许浩;于艺鹏;郭永忠;万海霞;安钰;王月玲;董立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坡位差异;作物种类;时空变化;土壤水分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250-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宁南黄土区贾新庄组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川地农田、阴坡梯田、阳坡人工林),在2021年生长季使用土钻监测土壤含水量(SMC),同时利用自动气象站监测气象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坡位、作物种类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SMC大小为川地农田(16.32%)>阴坡梯田(12.66%)>阳坡人工林(10.82%);随着研究时段推进,SMC呈先降后升的变化,SMC与降水量存在较好的时间协同性,气温、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与阳坡人工林SMC显著相关;随土层深度增加,川地农田、阴坡梯田、阳坡人工林的SMC分别呈升高、降低、先降后升的变化,0—1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大于100—200 cm土层。SMC季节变化分为相对稳定期(4—5月)、消退期(6—8月)和恢复期(9—10月);SMC土层变化分为活跃层(0—40 cm)、相对活跃层(40—140 cm)、相对稳定层(140—200 cm)。土壤水分的补给时间滞后于降水,下层土壤水分补给滞后于上层土壤。阴坡梯田和阳坡人工林SMC随坡位降低均先降后升,最小值分别在坡上和中下坡位。土地利用、坡位差异、作物种类、气象因子均是影响SMC的因素;从SMC的变异程度看,各因子对SMC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气象>土地利用>坡位>作物种类。研究结果有利于指导半干旱黄土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产业发展,确定不同立地环境下的合理植被配置。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坡面土壤水分研究综述. 王会平,韩新生,徐秀琴,胡永强. 2023

[2]黄河下游滩区河南段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郭燕,杨秀忠,王来刚,贺佳,程永政. 2023

[3]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成都市植被NPP时空分布的影响. 彭月月,魏妍冰,李启权,余雪莲. 2018

[4]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李晓娜,宋进库,张微微,赵春桥,王超,史瑞双,薛瑞彬,樊冉冉. 2019

[5]宁南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 韩新生,于艺鹏,蔡进军,李振华,许浩,李维倩,郭永忠,万海霞,王月玲,董立国,刘广全. 2022

[6]近20年黄河流域夏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张亚楠,宋小宁,冷佩,高亮,尹德伟. 2024

[7]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 2012

[8]膜侧冬麦土壤水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董立国,袁汉民,火勇,徐华军,李生宝,蒋齐. 2007

[9]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明冬,胡万里,耿运江,董合干,秦晓辉. 2015

[10]用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研究. 张京红,申双和,李秉柏. 2001

[11]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关建勋. 2014

[12]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关建勋. 2014

[13]生物措施新草种──鲁梅克斯K─1. 姜万润. 2000

[14]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太魁,朱波,王小国,杨小林. 2013

[15]低碳生态城土地利用调控的发展动态与研究展望. 胡勇. 2011

[16]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李昌新,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2009

[17]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浅议. 谭强林,郭峰. 2007

[18]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黄山,芮雯奕,彭现宪,刘武仁,张卫建. 2009

[19]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常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肖靖,李秉柏,李泽琴,于伟,李约翰. 2006

[20]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 虞舟鲁,邱乐丰,林霖.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