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贝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芳

作者: 彭芳;贺正;祁妹俄波;吴宇;沈雪莲;廖敏;张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暗紫贝母;川贝母;栽培;品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66-168,179

摘要: 暗紫贝母是名贵中药材川贝母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栽培前景非常广阔。但暗紫贝母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经过10多年驯化栽培,目前栽培量较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开展暗紫贝母的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对暗紫贝母基地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结合近年来贝母类药材栽培研究的成果,从品种选择、栽培选址、种子处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产地加工等关键环节探讨暗紫贝母的栽培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提高药材品质,应推进暗紫贝母的品种选育工作,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关键栽培参数进行精细化管控。

分类号: S567.231

  • 相关文献

[1]海拔对暗紫贝母生长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朱欣伟,黄泉,康英,任君芳,杨华,陈俊,李强. 2016

[2]暗紫贝母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王威威,李德鑫,李秋娥,廖海,张富丽,周嘉裕. 2021

[3]川西高原暗紫贝母野生变家种种植技术探究. 陶珊,彭芳,金媛,廖海浪,毛常清,吴宇,袁方柯,邓祖烦,张超. 2024

[4]阿坝县暗紫贝母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赖强龙,戴维,赵丹,王钧,叶坤浩,陈杰,兰成武,裴宜忠. 2024

[5]棉隆土壤消杀对暗紫贝母杂草防除及产量的影响. 赖强龙,赵丹,戴维,王钧,叶坤浩,陈杰,兰成武,裴宜忠. 2024

[6]川贝母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宋廷杰,李祥洲,肖杰易,谭家兴,廖开仁,斯华林,汪友海. 2000

[7]基于LAMP的中药材川贝母真伪鉴别方法的建立. 兰青阔,赵新,陈锐,刘征辉,朱珠,王成,沈晓玲,刘娜,王燕,陈利智,王永. 2019

[8]川贝母物种特异性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王成,常志远,兰青阔,赵新,兰璞. 2018

[9]PCR-RFLP定量检测川贝母真伪的研究. 赵仲麟,常志远,袁超,李瑞歌,王成,王永,兰青阔. 2018

[10]平贝母与川贝母的异同点及平贝母发展优势研究. 王海璐,魏宇,金银萍. 2021

[11]道地中药材川贝母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张富丽,张义蓉,兰青阔,杨晓凤,刘炜,付绍兵,刘茜,陈敏,尹全. 2022

[12]八个川贝母品种的分类鉴定. 胡莉,董品利. 2014

[13]早熟高产牛角椒新品种慧丰1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杜刚强,张贤,王勇,张慧勇,朱春侠,黄伟,韩凤英. 2015

[14]葡萄新品种黎明无核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1997

[15]宁夏油桃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喻菊芳. 1998

[16]河北省地方标准冀单29(冀丰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傅万新,李九云. 1998

[17]特大甜椒"巨虫85―1"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1997

[18]冰台龙眼生产与科研比较探析. 柯碧南,翁志辉. 1997

[19]贵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彭慧元,邓宽平,宋吉轩,雷尊国. 2011

[20]杂交棉新品种——苏棉24号. 潘群斌,蔡立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