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炭疽病菌鉴定及9种杀菌剂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永波

作者: 何永波;王海燕;秦国杰;李磊;罗春香;陈晓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枣;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2-35

摘要: 为明确枣炭疽病的病原菌,从病样中分离病原菌并选择获得代表性的2个菌株,研究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致病性及9种杀菌剂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枣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该病原菌主要侵染枣果实,发病初期果皮病斑为淡黄色,逐渐变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病斑中央凹陷,边缘呈黄色晕圈。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对炭疽菌菌株YY-02和YY-05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其平均EC_(50)值分别为0.27,0.23μg/ml,2种药剂的毒力显著高于其他药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醚菌酯、三唑酮4种药剂对胶孢炭疽菌YY-02和YY-05菌丝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平均EC_(50)值分别为2.85、2.97、3.17、5.69μg/mL。建议在枣炭疽病发病的不同时期,轮换使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和三唑酮等杀菌剂,以有效控制该病害。

分类号: S436.65

  • 相关文献

[1]建兰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防治药剂的筛选. 姚锦爱,黄鹏,余德亿,林丽萍,吕苏敏. 2012

[2]枣果贮藏期红粉病菌鉴定及环境因子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殷辉,周建波,常芳娟,吕红,张志斌,郭薇,秦楠,赵晓军. 2018

[3]豆类炭疽病病原物种类及其发生研究进展. 刘勇,叶鹏盛,曾华兰,孙小芳,何炼,华丽霞,蒋秋平,何晓敏,王明娟,张敏. 2021

[4]树莓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戴启东,李广旭,杨华,张广仁,张秉宇. 2013

[5]海南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周子骞,李敏,高兆银,王义,洪小雨,李春霞,胡美姣. 2020

[6]杧果炭疽菌株对台农1号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李江华,杨石有,张蕊,张贺,蒲金基. 2017

[7]橡胶树胶孢炭疽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构建及其致病缺陷转化子筛选. 蔡志英,林春花,时涛,霍姗姗,蔡吉苗,刘先宝,黄贵修. 2012

[8]湖北省郧西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曹春霞,姚经武,黄大野,王蓓蓓,郑娇莉,杨丹. 2023

[9]云南栽培滇龙胆炭疽病病原鉴定. 赵振玲,金航,张金渝,张智慧,杨美权,杨维泽. 2009

[10]地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胡凤云,付岗,刘威,蒋妮,刘丽辉,林伟. 2014

[11]糯米山药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侵染特性. 方丽,刘炜钦,郑小南,谢昀烨,王连平,徐明飞,王汉荣. 2018

[12]猫豆炭疽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付岗,刘威,蒋妮,刘丽辉,胡凤云. 2013

[13]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 易克贤. 2001

[14]春羽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余凤玉,宋薇薇,韩轩. 2019

[15]川芎炭疽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病原的抑制作用. 赵振玲,刘丹婷,杨维泽,张金渝,金航,杨美权. 2010

[16]川芎炭疽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病原的抑制作用(英文). 赵振玲,刘丹婷,杨维泽,张金渝,金航,杨美权. 2010

[17]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鉴定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产孢相关的基因. 谭玉梅,王海,刘永翔,刘作易. 2013

[18]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Sopone Wongkaew,袁洁. 2011

[19]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任海英,梁森苗,郑锡良,戚行江,朱潇婷,颜丽菊. 2016

[20]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