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概况及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明月
作者: 刘明月;马艳青;贺超兴;赵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生理效应;作用机制;综述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2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它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显著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本文就蔬菜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历程、种类资源及其对蔬菜作物的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列举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生产应用上的部分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分类号: S63
- 相关文献
[1]钙延缓果实衰老的生理效应及其应用. 王彬,蔡永强,郑伟,彭玉基,谢深喜. 2008
[2]石灰氮催芽对葡萄芽内源物质含量的影响(英文). 白先进,李杨瑞. 2009
[3]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纪国成,毛国娟,洪晓富. 2003
[4]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蔚荣海,王艳丰,武志海,王雪岩,臧薪宇. 2007
[5]调理剂对小麦抗旱性的生理效应. 顾大路,钱新民,吴雪芬,孙爱侠,杜小凤,杨文飞,吴传万,施洪泉,王伟中. 2018
[6]EMS诱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适宜剂量与效应的研究. 张洪亮,许庆芬,张荣华,徐宁. 2017
[7]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富硒效应研究进展(英文). 魏新娜,王裔娜,吴国良,吴文江,李永州,尚华军,周富强,刘群龙. 2016
[8]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郑志明,王兆骞,倪文. 1992
[9]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富硒效应研究进展. 王裔娜,魏新娜,吴国良,王其海,周富强,刘群龙. 2015
[10]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和生理效应的影响初报. 赵晓梅,叶凯,吴玉鹏,章世奎,倪建文. 2012
[11]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杨和川,陈留根,秦裕营,梁长东,刘红江,任立凯. 2018
[12]绵羊多胎基因有效利用方式与选育. 达赖. 2016
[13]烟蚜茧蜂多分DNA病毒的形态特征与生理效应. 李艳红,刘金文,颜秀娟. 2015
[14]锌素对大豆的生理效应. 吴明才,肖昌珍. 1992
[15]苹果砧木对嫁接品种影响的研究进展. 杜学梅,杨廷桢,高敬东,王骞,蔡华成,李春燕. 2020
[16]高梁地膜覆盖亩产吨粮的生理基础. 张树权. 1996
[17]乙烯利对后季稻秧苗的生理效应. 方炳初,沈岳清,盛敏智,曹惠芳. 1983
[18]外源S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 宋士清,郭世荣,尚庆茂,张志刚. 2006
[19]低温贮藏对货架期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维持的影响. 张鲁斌,贾志伟,谷会,弓德强,洪克前. 2013
[20]15%石灰氮催芽后巨峰葡萄芽内激素以及有机物质变化研究(英文). 白先进,杨柳,李杨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葱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陈奕璇;谢坤豪;王晓芹;闫妍;李衍素;于贤昌;王君;陈增杰;贺超兴
关键词:大葱;丛枝菌根真菌;矿质元素;生长
-
我国辣椒生产相关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与展望
作者:彭月;马艳青;高风云;郑井元
关键词:辣椒;标准体系;生产安全;病害防治;加工安全
-
休药期制度能够降低中国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吗-基于冀鲁豫鄂4省生猪养殖户的实证研究
作者:司瑞石;余璇;刘明月;陆迁
关键词:休药期制度;抗菌药过量使用;抗菌药规范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调节效应模型
-
日光温室不同土质灌水下限对早春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袁泉;卢威;王君;陈茹;李衍素;于贤昌;贺超兴;孙敏涛;闫妍
关键词:黄瓜;日光温室;灌溉;土壤质地;高产;优质
-
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提高番茄品质的转录代谢机制研究
作者:韩荧;段颖;牛一杰;李衍素;贺超兴;孙敏涛;王君;李强;陈双臣;闫妍
关键词:番茄;腐殖酸;生物可降解地膜;转录—代谢组联合分析
-
印度梨形孢与植物的共生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马俊;李珊;田林双;王林闯;贺超兴
关键词:印度梨形孢;矿质营养;共生机制;微生物;土壤修复;抗逆性
-
α-茄碱对马铃薯块茎蛾生长发育及代谢解毒的影响
作者:闫寒;董文博;高玉林;侯清芳;周钰佳;陈昱儒;刘明月;李芬;吴少英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蛾;α-茄碱;生长发育;解毒酶;RNA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