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方式对冬小麦降水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战东

作者: 刘战东;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模拟降雨;覆盖;土壤蒸发;土壤水分;蓄积量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53-158+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在大田设置地膜覆盖(PM)、4种秸秆覆盖量(覆盖量分别为1 500,4 500,7 500,10 500kg/hm2,即SM15、SM45、SM75和SM105),同时设置无覆盖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雨后冬小麦棵间蒸发量、土壤剖面水分和降雨土壤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雨后冬小麦逐日棵间土壤蒸发累积量和日变化有相同变化趋势;同一时间段内不同覆盖处理的土壤蒸发差异明显,各生育阶段土壤累积蒸发量和日蒸发量均表现为SM105SM75>SM45>SM15>CK>PM;受植株冠层降雨截留量增大的影响,冬小麦拔节期后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和降雨土壤蓄积量明显低于拔节期前的。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冬小麦农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降雨特性和覆盖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战东,高阳,刘祖贵,段爱旺. 2012

[2]秸秆还田对旱作冬小麦后茬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 杨轩,谭广洋,沈禹颖. 2013

[3]麦田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因素. 刘战东,高阳,段爱旺,巩文军. 2012

[4]降雨级别对农田蒸发和土壤水再分布的影响模拟. 刘战东,秦安振,宁东峰,赵犇,刘祖贵,南纪琴,巩文军,刘向东,张宵. 2016

[5]不同覆盖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著人坡耕地降雨土壤蓄积量的影响. 林超文,罗春燕,庞良玉,付登伟,黄晶晶,涂仕华,张新全. 2010

[6]不同覆盖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土壤蓄积量的影响. 罗春燕,庞良玉,付登伟,黄晶晶,涂仕华,张新全. 2010

[7]地膜覆盖对土壤棵间蒸发影响的研究. 门旗,李毅,冯广平. 2003

[8]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高阳. 2006

[9]冬小麦棵间土壤蒸发数值模拟研究. 杨林林,高阳,申孝军,李新强,巩文军,段爱旺. 2015

[10]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 2005

[11]麦田降雨入渗特征及其计算模型. 刘战东,刘祖贵,秦安振,南纪琴,巩文军,段爱旺. 2014

[12]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状、根系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文泰,刘兴禄,董铁,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2015

[13]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孙文泰,董铁,刘兴禄,赵明新,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2016

[14]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解文艳,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 2014

[15]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吴萧. 2003

[16]苹果枝条不同覆盖方式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周江涛,程存刚,赵德英,吕德国. 2019

[17]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8]玉米鲜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拔节前土壤温度效应. 李岩华,闫金龙,霍成斌,冯丽云. 2019

[19]不同水分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俊鹏,刘祖贵,孙景生,申孝军,刘小飞. 2015

[20]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