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的消长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桂梅

作者: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消长规律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86-8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水稻恶苗病病苗的消长规律和水稻移栽时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水稻成熟期恶苗病病株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若以病株数为指标 ,水稻恶苗病病苗的显症有 2个主高峰和 1个次高峰 ,秧苗期和抽穗灌浆期为主高峰 ,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为次高峰 ;若以总病株率为指标 ,则水稻恶苗病的显症只有 2个高峰 ,分别为秧苗期和抽穗至灌浆期。移栽时的恶苗病病株率与成熟期恶苗病病株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分类号: S435.111.44

  • 相关文献

[1]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2]防治水稻恶苗病专用药剂"恶苗净". 王德生. 2005

[3]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成燕清. 2006

[4]无机铝化合物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5]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6]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1

[7]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8]硫酸铝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汪智渊,杨红福. 2006

[9]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戎振洋,袁咏天,曾丹丹,叶文武,杨红福,郑小波. 2018

[10]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刁亚梅,朱桂梅,潘以楼,倪珏萍,施娟娟. 2006

[11]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12]咪鲜胺类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赵怡红,杜玉宁,邱玉华,王芳. 2007

[13]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束华平,陈宏州,周晨,骆继秋,笪骏,朱凤. 2022

[14]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陈宏州,杨红福,饶鸣帅,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8

[15]10%精甲霜灵·戊唑醇·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刘伟. 2021

[16]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不同施药方法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 王巍巍,王义生,李莉,栾丽,刘煜财. 2020

[17]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省水稻苗期与成株期的恶苗病病菌. 王晓莉,李哲,杨红福,庄义庆. 2020

[18]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2020

[19]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志香,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陈源,姚克兵. 2021

[20]防治水稻恶苗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李风顺,乔俊卿,张荣胜,刘邮洲,刘永锋.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