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阮文渊

作者: 阮文渊;任剑豪;郭美娜;易可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磷;植物微生物互作;有益生物;有害生物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322-13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前沿新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氮磷养分介导的有益和有害生物互作研究,阐释了氮磷核心转录调控因子NLPs和PHR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植物体内磷素感受蛋白SPX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多样性。此外,本文还对未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关键点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Q948.1

  • 相关文献

[1]放牧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贾婷婷,袁晓霞,赵洪,杨玉婷,罗开嘉,郭正刚. 2013

[2]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3]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志雄,冯勇,胡达古拉,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 2009

[4]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猪场废水对无机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初探. 王俊力,陈桂发,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 2016

[5]氮磷钾对杂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学友,金丽华,陈柏森,韩娟,冒宇翔. 2003

[6]内蒙古自治区黄灌区啤酒大麦蒙啤麦一号氮、磷、钾肥料及密度效应研究. 刘志萍,张凤英,史有国,杨文跃,包海柱. 2009

[7]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彭昀月,彭慧元,韩文轩. 2017

[8]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9]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2007

[10]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1]夏秋反季节莴苣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探. 刘毅,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钱晓刚. 2006

[12]马铃薯“大西洋”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营养特征研究. 夏锦慧. 2009

[13]夏秋反季节花椰菜营养吸收规律探讨. 邓禄军,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钱晓刚. 2006

[14]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15]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16]白花前胡不同生育期植株大中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赵欢,李剑,魏善元,杨仁德,杜慕云,陈旭. 2016

[17]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赵明镜,陈丹萍,尹华,李剑,范成武. 2007

[18]贵州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控. 胡伊然,周雪,莫雪,刘慧龙,易维洁,张钦. 2015

[19]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余常兵,胡小加,李银水,廖星,张树杰,和晖,程雨贵,张宗急. 2013

[20]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 王岩,王建国,李伟,薄录吉,杨林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