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祖章

作者: 李祖章;刘光荣;彭志平;谢恒;黄晓峰;熊小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稻;育秧方式;效果;比较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1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1-5

摘要: 比较了早稻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产量构成、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旱育秧的总体效果好于塑盘育秧 ,塑盘育秧又好于水育秧。旱育秧比水育秧增产 1 7.7%~ 2 0 .6 % ,比塑盘育秧增产 5.4%~ 7.9%。在旱育秧 4种不同方法中 ,以简化旱床育秧的效果最好 ,其次是种子包衣旱育 ,再次是育秧肥旱育 ,以壮秧剂旱育的效果最差。不同育秧方法对稻米的品质影响不大

分类号: S511.31

  • 相关文献

[1]油稻稻三熟制稻区早稻育秧方式“旱育多两大”的示范研究. 徐叔云,黄志农,何英豪,张玉烛,刘朝友,肖丽荣,邵勇. 1998

[2]不同洗涤处理对叶菜中农药残留去除效果比较. 张锐,张玉鑫,白文. 2010

[3]食用鸽蛋两种生产模式效果比较分析. 单达聪,安源,张莉,张玉兰,折学超,潘裕华. 2017

[4]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5]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赵轶鹏,王友霜,吴玉玲,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徐家安. 2017

[6]播期和育秧方式对水稻早熟品种欣荣优6307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蒋云伟,刘兴淋,黄丽秀,莫千持,赵恒志,范大泳. 2020

[7]育秧方式及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邱在辉,熊春晖,潘晓华,何虎,黄嘉佳. 2017

[8]我国机插水稻群体研究进展. 陆江林,张文毅,吴崇友. 2013

[9]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北平,彭春瑞,李桂勇,廖军铖,邱才飞,陈春兰. 2004

[10]苗博士种衣剂在水稻不同育秧方式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陈友订,陈荣彬,陈文丰. 2005

[11]四川盆西生态区不同育秧方式对超级杂交稻Ⅱ优602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9

[12]育秧方式对“株两优124”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彭伟正,邹成良,胡涤波,刘国强. 2011

[13]育秧方式及秧龄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何国亚,戴高星,罗永春,袁勇. 1997

[14]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硒富集的影响. 黄太庆,路丹,江泽普. 2019

[15]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中籼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孙如银,吴文革,陈刚,许有尊,周永进. 2014

[16]不同育秧方式对黔优35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柏原,李祖军,曾涛,龙毅,龙武华,朱速松,黄仁权,陶光耀,苏跃. 2025

[17]不同育秧方式对优质稻泰丰优7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大秀,李龙珠,徐道艺,李林江,刘洪梅,李祖军,龙武华,曾涛,朱速松. 2024

[18]不同灌水量对水、早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19]早稻新品种-旱9710. 张燕之. 2006

[20]粳型早稻新品种-辽旱403. 王德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