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两种蚜虫翅型、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昭

作者: 郭圆;刘勇;王小平;朱智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杀虫剂;蚜虫;翅型分化;发育历期;生殖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896-9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翅型、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两种蚜虫的毒力,并计算了实验所需的亚致死浓度LC10;采用微虫笼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桃蚜和萝卜蚜翅型分化、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在20℃下,烯啶虫胺延长了桃蚜的发育历期;噻虫啉显著增加了桃蚜的产仔数量。在25℃,噻虫啉显著降低萝卜蚜有翅蚜比例;噻虫啉、吡虫啉、阿维菌素和烯啶虫胺延长了萝卜蚜发育历期;噻虫啉、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啶虫脒和噻虫嗪显著降低了萝卜蚜产仔数量。【结论】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发育历期及产仔数量均有影响,但仅对萝卜蚜的翅型比例产生影响,对桃蚜的翅型分化比例无显著影响。

分类号: S433.3

  • 相关文献

[1]麦长管蚜嗅觉受体伴随受体SaveOrco的生理功能研究. 张勇,FredericFrancis,程登发,孙京瑞,夏兰琴,陈巨莲. 2013

[2]钙肥对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崔壮志,王磊,王忠跃,刘永强. 2022

[3]六种蚜虫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姜岩,修春丽,王冬梅,丁瑞丰,李号宾,潘洪生,刘小宁. 2022

[4]密度对十斑大瓢虫不同虫态生存的影响. 梁辉,邓全,刘国,陈河竹,马鹏,李斌,刘东阳,余佳敏,江连强,蒲德强. 2025

[5]不同药剂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效. 王颖,姚珊,马建华,魏淑花,张蓉. 2020

[6]溴氰虫酰胺对棉蚜和麦长管蚜生物活性的温度效应. 窦亚楠,安静杰,郭江龙,袁文龙,魏洪亮,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2

[7]几种杀虫剂防治大豆蚜虫对比试验. 韩文清,尹蓉,秦一凡. 2018

[8]设施大棚辣椒蚜虫对烟碱类药剂的敏感性. 徐广春,孙亚萍,徐德进,许小龙,顾中言. 2016

[9]4种杀虫剂对3个地区棉蚜的防治效果. 姜伟丽,马亚杰,王春义,王丹,宋贤鹏,张职显,马艳. 2019

[10]四种杀虫剂防治豇豆蚜虫药效试验. 孙鸿蕊,陈海燕,秦双,吉训聪. 2015

[11]6种杀虫剂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效及在燕麦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王颖,王静,徐洋帆,魏淑花,张蓉,班丽萍,尹学伟. 2023

[12]六种杀虫剂在保护地黄瓜冠层的沉积分布及其对蚜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华登科,郑晓斌,张友军,吴青君. 2020

[13]6种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柳新菊,苍涛,安雪花,吕露,关文碧,徐吉洋,赵学平. 2017

[14]多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杨金娟,于丽,周兴隆,陆占军,王彦琪,王芳,李秋荣,刘永刚,刘文帅. 2023

[15]5种常用杀虫剂及其不同剂量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 张天澍,袁永达,常晓丽,滕海媛,顾浩天,王冬生. 2022

[16]5种杀虫剂对设施大棚辣椒蚜虫的防治效果.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 2013

[17]草莓蚜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吴声敢,苍涛,柴伟纲,徐吉洋,柳新菊,安雪花,吕露,关文碧,赵学平. 2016

[18]苜蓿蚜田间药剂防治效果. 马建华,张蓉,吴晓燕. 2003

[19]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主要地上害虫的初步研究. 王磊,李晓,鞠倩,姜晓静,赵志强,曲明静. 2011

[20]5种杀虫剂对藤椒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毕司进,王登杰,刘定友,姜继红,任茂琼,张燕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