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银飞

作者: 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关贤交;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超级稻;土壤水分亏缺;生育时期;敏感程度;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超级稻生育前期土壤水分亏缺对株高存在较大影响,其中均以拔节孕穗期受土壤水分亏缺影响最重,早稻株高下降4.53%~11.1%,晚稻下降3.09%~10.04%,且水分亏缺程度越重,株高下降越多,而生育后期影响较小。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处理的叶、穗、根及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浅水灌溉对照,且均表现为随土壤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积累量越少,根冠比也表现为相同规律。但土壤水分亏缺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鞘的发育,产生补偿作用,但作用较小。双季超级稻所有土壤水分亏缺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对照浅水充分灌溉,早稻产量为对照的58.73%~99.42%,晚稻产量为对照的55.15%~96.74%。各生育期的双季稻产量均表现为随土壤水分亏缺的加剧而下降严重。双季超级稻产量受水分亏缺影响敏感程度排序:早稻为拔节孕穗期>有效分蘖期>抽穗开花期>无效分蘖期>乳熟期,晚稻为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有效分蘖期>乳熟期>无效分蘖期。水分亏缺对双季超级稻有效分蘖期的穗数和拔节孕穗期的穗粒数影响程度最大,可引起大幅减产。无效分蘖期和乳熟期受水分亏缺影响减产程度较小。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蒋鹏,黄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2015

[2]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双季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钱银飞,关贤交,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6

[3]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林洪鑫,黄大山,熊多根,程飞虎,袁展汽,曹开蔚,黄雪花. 2012

[4]包膜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陈大洲,童金炳,伍守恒. 2015

[5]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春瑞,陈金,邱才飞,钱银飞,陈先茂,关贤交,邓国强,谢江,潘晓华. 2017

[6]秧田施送嫁肥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期的节氮效应. 林洪鑫,曾文高,杨震,陈菊兰,陈金,陈先茂,彭春瑞. 2016

[7]不同生育期温度逆境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刘洋,方宝华,何小娥,杨坚,滕振宁,张玉烛. 2016

[8]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硅肥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国英,郭智,盛婧,王国栋,王鑫,陈留根. 2021

[9]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波,魏亚凤,李波,薛亚光,刘建. 2020

[10]渍害胁迫时期和持续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杨,石春林,刘晓宇,宣守丽,骆宗强,侍永乐. 2018

[11]不同时期叶面喷施萘乙酸对秋芝麻品种赣芝13号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孙建,熊书敏,皮晓玲,乐美旺,饶月亮,颜廷献,颜小文,周红英. 2018

[12]水钾耦合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闫春娟,韩晓增,宋书宏,王文斌,武丽石,王昌陵. 2009

[13]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 王孟佳,殷敏,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2021

[14]Se肥施用方式和施用时期对水稻含Se量及产量的影响.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魏丹. 2014

[15]喷施硒肥对齐黄34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彩洁,吴复学,吴长路,李海彦,徐冉. 2019

[16]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树坤,王立志,杨贤莉,迟力勇,李忠杰,李明贤,张喜娟,赵茜,李锐,姜辉,李文华. 2021

[17]盂县中晚熟玉米生态区品种比较试验. 段俊明,李广信,王慧杰,冯瑞云. 2017

[18]覆膜与氮肥对高粱生育时期、水分消耗及产量的影响. 曹雄,黄敏佳,梁晓红,张瑞栋,刘静,李占林. 2016

[19]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及代谢调节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徐静,苗利娟,张忠信. 2015

[20]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学军,潘晓莹,李宗军,何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