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黄土区稀疏带状山杏人工林土壤湿度动态与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新生

作者: 韩新生;许浩;蔡进军;董立国;郭永忠;王月玲;万海霞;安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杏人工林;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气象因子;水平沟整地;半干旱黄土区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

ISSN: 1001-7488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9-9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带状山杏人工林为例,揭示林带内与带间的不同深度处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为半干旱区林草植被科学管理及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2020—2022年,在宁夏彭阳县山杏人工林带内和带间各布设1套200 cm测深的智墒传感器,分层逐时监测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变化,同时布设1台气象站连续监测近地面降水、气温、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采用相关分析探究土壤湿度对前1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和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2020年和2021年为平水年,降水量分别为467.4和440.8 mm;2022年为枯水年,降水量为354.8 mm;土壤体积含水量平均值为平水年(2021年,17.0%)显著高于枯水年(2022年,14.3%)。土壤体积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近线性增加,其斜率表现为林带间高于林带内,平水年高于枯水年。在0~12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为林带内(15.3%)高于林带间(14.0%),但在120~200 cm土层为林带间(17.6%)高于林带内(16.8%)。在0~6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异系数为林带间(42.9%)高于林带内(37.8%),但在60~200 cm土层为林带内(23.2%)高于林带间(19.1%)。土壤湿度变化的季节格局为:相对稳定期(3—4月)、耗损期(5—8月)、恢复期(9—11月)和衰退期(12月—次年2月),最大值多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8月(平水年)和12月(枯水年);土壤湿度变化的垂直空间格局为:速变层(0~50 cm)、活跃层(50~90 cm)、次活跃层(90~170 cm)、相对稳定层(170~200 cm)。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湿度日变化相关性最强的环境因子为正相关的前1日土壤湿度和负相关的土壤温度,月变化相关性最强的环境因子为负相关的土壤温度。【结论】宁夏黄土区稀疏带状山杏人工林林带内和林带间土壤湿度在季节和剖面上均表现出较大波动,枯水年比平水年波动的层次更深。综合分析发现前1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气象因子均是影响枯水年和平水年日及月尺度各剖面层次土壤湿度变化的要素。其中,前1日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为主要影响因子;在0~120 cm土层内的土壤湿度为林带内高于林带间。本研究结果对宁夏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沟整地后退化植被科学恢复及土壤水分高效利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分类号: S714

  • 相关文献

[1]地布覆盖下不同垄型对欧李园土壤温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韩轩轩,王鹏飞,穆霄鹏,付鸿博,杜俊杰. 2018

[2]不同降解地膜在苹果园应用的水热效应. 韩富军,彭海,任静,李建明,李强,刘小勇. 2021

[3]东北地区土壤温度和湿度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安晓飞,孟志军,王培,付卫强,郭建华. 2015

[4]长期少免耕对中国东北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碳氮变化的影响. 孙宝龙,陶蕊,王永军,姚丹,罗洋,吕艳杰. 2020

[5]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书涛,朱大威,牛传坡,邹建文,王超,孙文娟. 2009

[6]葡萄开荒种植对贺兰山荒漠草原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左忠,李龙,李婧,王东清. 2020

[7]滴灌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爽,王广帅,高阳,江晓慧,李欢欢,张俊鹏,张静祎. 2020

[8]土壤呼吸及影响因子对耕作方式的响应. 韦泽秀,徐友伟,曾兴权,侯亚红,刘国一,金涛. 2013

[9]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2007

[10]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王春燕,陈秋波,袁坤,李光明,杨礼富,王真辉. 2013

[11]温湿度对不同管理方式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杜薇,孙楠,周古月,武山梅,聂成,李悦,刘颖慧. 2018

[12]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刘爽,严昌荣,何文清,刘勤. 2010

[13]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林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差异及影响因素. 范子昂,窦晓静,邹陈,吉春容,黄有志. 2017

[14]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2005

[15]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和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杨新强,王平. 2016

[16]川中丘陵区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呼吸特征. 向成华,王谢,胡庭兴,陈刚. 2016

[17]辽西地区冬麦越冬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齐鹏春,刘志,肖继兵,孟宪华. 2014

[18]不同覆盖对柠檬园土壤温湿度及其生长结果的影响. 李进学,周东果,朱红业,高俊燕,朱春华,雷宝坤,郭俊,岳建强. 2010

[19]攀枝花市土壤温度和湿度与烤烟根系发育的关系. 毛敏,潘兴兵,白加林,刘余,袁家富,徐祥玉. 2022

[20]不同月份采集的贝加尔针茅地上部的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