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攻关片14.82t/hm~2产量结构分析及优化栽培途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建武

作者: 张玉烛;肖利民;吴俊;庄文;邓启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高产栽培技术;产量构成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11-14

摘要: Y两优900是利用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交强优恢复系R900为父本选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2013年在湖南创造了较大面积单产14.82 t/hm2的世界纪录。该组合根系发达、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本文对Y两优900与Y两优2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叶龄及苗穗数动态,提出优化栽培的技术途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百亩方15.40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玉烛,吴俊,舒友林,周萍. 2014

[2]第4期超级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高产示范单产14.82t/hm~2栽培技术. 邓启云,张玉烛,肖利民,吴俊. 2013

[3]单产15.0t/hm~2的超级稻“四良”配套技术体系研究. 张玉烛,吴俊,常硕其,庄文. 2015

[4]施氮量对Y两优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朱校奇,崔新卫,纪雄辉,石丽红,李洪顺. 2009

[5]两系杂交稻Y两优900在龙山攻关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张其茂,刘玥,彭顺湘,向应煌,向恒庭,陈芬,向烨,朱三庆. 2015

[6]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7]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萧浪涛,罗孝和,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史齐. 2007

[8]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根系特征初步观察分析. . 2002

[9]培矮64S/9311花遇标准研究. 廖翠猛,周宗岳,帅国元. 2000

[10]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2009

[11]播种期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米质影响的研究. 邹冬生,陆魁东,宋忠华,刘云开. 2005

[12]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杨春献,彭顺湘,向恒庭,宁文君,苏德润,张宏锦,邓小林. 2012

[13]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许凤英,马国辉,田小海,周游. 2011

[14]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128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张其茂,彭顺光,叶立涛,苏德润,邓小林. 2010

[15]新邵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推广的实践. 陈石桥,彭既明. 2016

[16]麦秸还田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产量特性的影响. 顾俊荣,陈培峰,朱赟德,韩立宇,董明辉. 2014

[17]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 瞿华香,赵萍,刘洋. 2016

[18]Y两优7号在江汉平原机械直播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表现. 王晓玲,王小燕,许凤英,武美燕,马国辉. 2010

[19]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初步研究. 张天术,叶立涛,彭顺光,苏德润,邓小林. 2010

[20]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品比试验中的应用. 熊绪让.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