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油2号选育及油蔬两用价值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成

作者: 崔成;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柴靓;蒋俊;张卡;覃海燕;李再云;蒋梁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菘蓝;油蔬两用;产量;综合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5 期

页码: 973-9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3%,油蔬两用栽培平均综合效益108892.4元/hm2,比单纯收油菜籽栽培新增效益92920.4元/hm2.菘油2号油蔬两用栽培对增进人类健康和油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分类号: S565.4%S634.5

  • 相关文献

[1]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评价. 黄华磊,李艳花,肖长明,石有明,刘涛,周燕. 2024

[2]中抗菌核病高产高油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种川油81的选育. 崔成,郑本川,柴靓,张卡,蒋俊,张锦芳,李浩杰,蒋梁材. 2023

[3]川南丘陵区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刘梦,林权,赵远林,张义娟,杭淑莲,胡玉,曹正邓渊,张德银. 2024

[4]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黄书琴,刘涛,张晓春. 2019

[5]油蔬两用油菜宁油16号摘薹效应研究. 胡茂龙,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 2011

[6]播期与密度对油蔬两用型油菜中油杂19产量的影响. 肖小军,肖国滨,郑伟,熊文,韩德鹏,李亚贞,黄天宝,刘小三,曹九龙,吕伟生. 2023

[7]重庆市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黄华磊,石有明,周燕,张丕辉,唐尚同. 2010

[8]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 张丕辉,石华娟,周燕,黄华磊,唐尚同. 2009

[9]重庆主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适宜性分析. 黄华磊,石有明,杨涛,刘涛,周燕. 2015

[10]氮肥对菘蓝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温春秀,翟彩霞,刘灵娣,王丽英,田伟,陈丽莉,李若楠,张彦才. 2013

[11]不同施氮量对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姜丽丽,王梓全,史雪妍,张鸣禹,金奕含. 2020

[12]氮磷对陇东地区菘蓝生长和产量影响. 杨福红,鲍国军,王海燕,何永波. 2017

[13]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对菘蓝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秦梦,谢晓亮,温春秀,田伟,刘灵娣,尹春梅. 2015

[14]河西走廊栽培菘蓝农艺性状、药材产量和质量对播期的响应. 王恩军,韩多红,蔡子平,张勇,张芬琴,陈垣. 2017

[15]菘蓝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温春秀,谢晓亮,田伟,周巧梅. 2006

[16]播种量对河西走廊栽培菘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多红,王恩军,陈垣,蔡子平,张勇,张芬琴. 2018

[17]不同时期摘薹对黔油29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易燕,徐守波,卢峰,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2

[18]菜用甘蓝型油菜品种狮山菜薹的选育. 马朝芝,文静,易斌,傅廷栋. 2019

[19]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陈松,龙卫华,陈锋,顾慧,胡茂龙. 2009

[20]双低高产适宜机械化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的选育. 余意雯,张建栋,黄萌,陶玥玥,孙灵湘,孙华.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