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湖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彦锋

作者: 周彦锋;周游;尤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环境因子;人工基质;五里湖

期刊名称: 水生态学杂志

ISSN: 1674-3075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57-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五里湖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了解五里湖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生态特征并丰富该湖水生生物研究。2012年5月使用载玻片作为人工基质,采用挂片收集法对五里湖着生藻类建群模式进行为期4周的研究,同步测定水体理化指标用以分析建群过程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建群过程共鉴定出藻类5门35属51种,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类,共12属26种,占总数的51.0%;第一优势种为瞳孔舟形藻(Navicula pupula),优势度Y=0.439;群落密度变化范围为4.96~23 870.63个/mm2,平均值为(10 682.47±8 365.09)个/mm~2;生物量变化范围为9.30×10~(-6)~7.10×10~(-2)mg/mm~2,平均值为(3.16±2.50)×10~(-2)mg/mm~2;两者的第1次峰值均出现在第11天。群落香农-威纳指数(H)变幅1.54~2.57、平均值2.14±0.29,均匀度指数(J)变幅0.49~1、平均值0.69±0.11,丰富度指数(D)变幅1.24~2.52、平均值1.91±0.32。多样性指数评价并结合水质分析显示,研究水域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总体为中度污染。根据藻类群落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五里湖着生藻类群落发展过程也可划分为延迟期、指数生长期、成熟衰退期和再次生长期等4个阶段;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水体理化指标中TP、TN、SD、NH_4~+-N为群落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龙治海. 2020

[2]太湖五里湖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丁娜,徐东坡,刘凯,周彦锋. 2015

[3]雅砻江下游及其主要支流安宁河着生藻类多样性与空间分布. 马宝珊,魏开金,徐进,卢建超,徐滨,朱祥云. 2021

[4]拉萨河秋季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扎西拉姆,周建设,潘瑛子. 2023

[5]太湖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2014~2015年). 代培,阎明军,周游,周彦锋,熊满晖,卢剑达,刘凯. 2018

[6]渤海湾天津海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宇,房恩军,郭彪,高燕,侯纯强. 2014

[7]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8]扬中夹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李佩杰,刘凯. 2019

[9]海陵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龚玉艳,肖雅元,徐姗楠,刘永,杨玉滔,黄梓荣,李纯厚. 2019

[10]春季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徐勇,马林,李新正,孙悦,龚琳. 2017

[11]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代培,王银平,匡箴,蔺丹清,杨彦平,刘思磊,刘凯. 2019

[12]白洋淀超微真核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 雷瑾,史小丽,张民,李胜男,陈开宁,杨州. 2019

[13]2011年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罗璇,孙晓霞,郑珊,赵永芳. 2016

[14]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2016

[15]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陈学超,朱丽岩,黄瑛,巩文静,郝雅. 2017

[16]长江湖口段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刘熠,杨习文,任鹏,李新丰,方弟安,徐东坡. 2019

[17]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全秋梅,肖雅元,徐姗楠,符芳菲,李纯厚,刘永. 2020

[18]江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陈梓林,李纯厚,肖雅元,刘永,林琳,王九江,全秋梅. 2020

[19]黄海典型断面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单秀娟,孙鹏飞,金显仕,戴芳群. 2013

[20]大罗圈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赵晨,孙佳伟,尹增强,王慧博,王乐,宋聃,都雪,赵玉财,孙洋,霍堂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