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区域在新阶段粮食连增中的贡献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智媛

作者: 于智媛;梁书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增产;粮食单产;粮食作物比重;粮食主产区LMDI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45-150+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将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贡献、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值的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四种,试图探讨各因素对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及时空差异化原因。[方法]利用第二次国土资源普查数据对耕地面积进行调整,采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粮食生产总量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并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贡献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粮食三大功能产区粮食生产变化量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粮食生产分布向主产区集中,其对全国粮食连增的贡献率达到88%。在影响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中,粮食单产因素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三大粮食产区尤其是主销区粮食生产的主要贡献因素,播种面积因素(包括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值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为40%。[结论]新阶段我国粮食连增主要由粮食主产区引领,粮食单产贡献是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的主要贡献因素。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黄治平,郑宏艳,刘书田,米长虹,李敬亚. 2016

[2]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林友华,翟勇,张宪法,李华锋,陈波,陈辉,王剑. 2011

[3]高产稳产高淀粉高梁杂交种选育与应用. 石贵山,王鼐,刘红欣. 2015

[4]中国农业化肥投入现状与地区差异性分析. 汪翔,张锋. 2011

[5]稳步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 . 2012

[6]“十二五”末江西增产“50亿斤粮”的出路与对策建议. 杨正威,陈红萍,颜龙安,陆朝梁,熊大建. 2012

[7]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黄治平,郑宏艳,刘书田,米长虹,李敬亚,侯彦林,王农,蔡彦明,王铄今,侯显达. 2015

[8]关于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能力的思考. 申惠波. 2013

[9]全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分解与实证测算. 杜梦露. 2021

[10]主产区粮食增产影响因素及发展应对研究-基于南北主产区差异视角. 许钰莎,赵颖文. 2023

[11]基于LMDI分解模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张越,郭耀辉,赵颖文. 2023

[12]山西省“三农”问题浅议. 郭明慧,曹英花. 2011

[13]制约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因素及对策. 魏丹,周宝库. 2007

[14]湖南粮食增产制约因素与潜力分析. 杨玉,刘军,刘小燕,钱炬炬,谭强林. 2012

[15]农村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刘旭. 2010

[16]吉林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 金京淑,刘妍. 2010

[17]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王龙昌,任天志. 2010

[18]1980—2012年河南省县域粮食单产时空分异及增产潜力研究. 刘玉,郜允兵,高秉博,任艳敏. 2014

[19]河北省县域粮食单产及其生产投入要素的时空分异——基于199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艳东,郑艳茹,王丽娟,刘卫苹. 2013

[20]京津冀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作物结构分析. 刘玉,蒙达,周艳兵,高秉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