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高峰

作者: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雄野生稻;根系;分泌物;温度;叶龄;化感作用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559-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掌握温度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对开发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抗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直接树脂吸收法收集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在各温度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并以稗草作为受体,测定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温度、叶龄和温度×叶龄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影响与其自身化感潜力正相关,且对强化感和中化感潜力水稻(OL、F1、RL159和RL169)的化感作用影响极显著,而对弱化感水稻(RD23和RL219)的化感作用影响不显著。2)供试条件下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根系分泌物对稗草的化感作用均为抑制作用,其中,低温不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15℃时,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在不同叶龄对稗草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弱,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也显著大于同等叶龄的高温处理。3)高温有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但并非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6叶期和8叶期,水稻材料OL、F1、RL159和RL169随温度的升高化感作用逐渐增强,但在2叶期和4叶期则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在25℃时对稗草化感作用最强。4)在15℃时,强和中等化感潜力水稻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弱,而在其他温度条件下,其化感作用随叶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对不同叶龄的水稻化感作用具有调控作用,幼苗阶段高温有利于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化感作用的发挥。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张玉华. 2011

[2]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4

[3]烟草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冯超,战徊旭,崔萌萌,徐传涛,王静,王文静,王晓强,陈德鑫. 2018

[4]转基因亚麻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岩. 2015

[5]陆地棉根系分泌物对黄萎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玉香,沈晓佳,房卫平,金奎英,祝水金. 2007

[6]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彭菊,张上都,伍祥,张大双,周乐良,陈文强,石邦志. 2016

[7]不同胁迫条件下决明对百喜草的化感作用.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 2008

[8]苹果梨高接技术. 侯佳贤,高玉江. 2005

[9]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刘仕琴,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陶大云. 2009

[10]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11]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12]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 2012

[13]三种改良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叶总RNA方法的比较研究.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14]长雄野生稻地下茎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15]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16]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趋性反应. 马艳华,李雪,曹雅忠,尹姣,张帅,李克斌. 2018

[17]面部毛囊蠕形螨虫病的病原及其临床探讨-附病案两例. 柴得福. 1980

[18]拮抗细菌B-916及其分泌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分析. 刘永锋,高渊,黄建华,陈云,陆凡,陈志谊. 2002

[19]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 李大乱,张翠疃,徐国良,刘敬兰,周红娟. 1998

[20]梨树主要害虫—梨木虱的研究综述. 张翠疃,徐国良,李大乱.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