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增殖及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正华
作者: 文正华;刘莉莉;张小丽;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单晓政;周志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椰菜;胚状体;增殖;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3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建立稳定的胚状体增殖成苗技术体系,以期稳定获得足够的再生植株,以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6-BA、NAA对胚状体增殖及再生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胚状体在附加1.25 mg·L~(-16)-BA+0.025 mg·L~(-1)N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增殖系数最高,可达10.3;再生苗在附加浓度为1.0 mg·L~(-1)NAA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最佳,平均每芽上生根数达到8.1个。因此,6-BA和NAA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胚状体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NAA可增加再生苗的生根数。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2]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赵大芹,潘业勤,陶莲,张朝君. 2008
[3]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鲁娇娇,张青,王平,侯超. 2013
[4]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边立娜,彭永康,孙德岭,单晓政,文正华. 2014
[5]花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徐平丽,张传坤,单雷. 2006
[6]青花菜小孢子胚植株再生及倍性研究. 王春丽,王涛涛,张余洋,李汉霞. 2010
[7]枇杷幼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王芳,吕洪飞,徐红霞,杨勇,严成其,汪志平. 2011
[8]水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查中萍,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郑兴飞,董华林,薛莲,胡鹏,罗肖陨,徐得泽. 2023
[9]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王玲仙,蔺忠龙,白现广,吕广磊,付坚,殷富有,黄兴奇,程在全. 2009
[10]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冯翠,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侯喜林. 2011
[11]园艺植物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石江鹏,张春芬,李芙蓉,肖蓉,邓舒,侯丽媛,曹秋芬. 2017
[12]滇黄芩体胚诱导与植株再生. 赵振玲,刘其宁,肖植文,吴学英,杜刚. 2006
[13]海岛棉突变系体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时香玉,刘金元,高国强,苏学合,朱斗北,陈晓. 1996
[14]安徽乌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秦艳梅,王明霞,江海坤,严从生,王艳,田红梅,张其安,方凌. 2017
[15]辣椒花药培养中关键影响因子的研究.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刁卫平. 2011
[16]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影响. 徐艳辉,冯辉,张凯. 2001
[17]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 房超,李跃建,刘小俊,梁根云. 2008
[18]植物凝胶和蔗糖对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的影响. 顾晓川,徐正伟,成镜,何兴辉,华玉伟. 2018
[19]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与植株再生. 孙少霞,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刁卫平. 2009
[2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张伟峰,郝浩永,于拴仓.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椰菜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作者:肖瑜;牛国保;单晓政;刘莉莉;张小丽;文正华;江汉民;李戍彤;马云生;兰璞;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花椰菜花球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作者:张冠;杨迎霞;陆国清;陈锐;王倩;王梦梦;李荣;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花青素;内参基因;RT-qPCR
-
干旱胁迫对芋球茎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伟清;刘莉莉;邱祖杨;何芳练
关键词:芋;干旱胁迫;表达分析;淀粉;蔗糖
-
芋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鉴定、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何芳练;刘莉莉;邱祖杨;董伟清
关键词:芋;淀粉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
山东地区越冬白雪人松花菜膜下越冬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张伟;郭云山;张国华;文正华;刘莉莉;张小丽;姚星伟;牛国保
关键词:松花菜;膜下越冬;越冬白雪人;栽培技术
-
刚性分隔栅对宽口涡螺分隔性能的水槽试验研究
作者:唐伟尧;朱丹丹;管青龙;刘莉莉;吕泽砚;马照庆;朱文斌;张禹;冯春雷;周爱忠
关键词:宽口涡螺;刚性分隔栅;分隔性能
-
花椰菜新品种'松脆1号'
作者:牛国保;孙德岭;文正华;刘莉莉;单晓政;江汉民;张小丽;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秋早熟;胞质雄性不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