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种子发芽期耐寒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小姝

作者: 陈小姝;杨富军;刘海龙;白冬梅;高华援;王绍伦;吕永超;孙晓苹;李春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耐寒;基因型;花生;发芽试验;磷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7 年 46 卷 01 期

页码: 2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3种基因型(耐寒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共10份花生种子为材料,于6个浓度梯度的过磷酸钙溶液(0浓度为对照)浸泡进行发芽试验,以露白率,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在常温(25℃)浸种与低温(2℃)浸种下不同基因型花生种质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胀萌发期,25℃/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为P2>P3>P4>P1>P5>P0;2℃/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P4>P2>P5>P3>P1>P0,无论常温浸种还是低温浸种,72h露白率都高于对照水平。3种基因型的10份花生种质25℃/120h发芽率明显高于2℃/120h发芽率,经低温处理后,耐寒型种质(S8,B1,Y4)和中间型种质(E4,Q2)发芽率高于中间型种质(H56)和敏感型种质(H33,J11,J19,J4),且敏感型种质随磷浓度的增高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高。通过露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针对不同基因型可以增施不同浓度的磷肥来提高花生种子发芽期的耐寒能力,耐寒型种质以P3最明显,中间型种质以P2最明显,敏感型种质以P5最明显。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新品种粤油5号的选育研究. 梁炫强,李少雄,李一聪,黎穗临,周桂元,郑广柔,黎秀英. 2003

[2]花生种子耐寒处理液的制备研究. 吴金桐,马青艳,孙泓希,任亮,于树涛. 2016

[3]大豆高效利用磷素基因型的筛选. 李志刚,谢甫绨,宋书宏. 2004

[4]高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的差异. 郑永美,孙秀山,王才斌,郑亚萍,吴正锋,孙学武,于天一,沈浦. 2016

[5]花生胚小叶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月婷,黄家权,晏立英,雷永,廖伯寿. 2013

[6]16份花生品种(系)油酸含量及FAD2基因型鉴定. 王菲菲,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许林英,吴兰荣,李春娟,陈静. 2022

[7]不同花生品种再生体系的建立. 徐娟,张廷婷,张甲佳,王昭静,李林,单世华. 2014

[8]EMS诱变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响应条件分析. 杨秀丽,宁东贤,赵玉坤. 2018

[9]花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初报. 尤淑丽. 2014

[10]基于产量的花生基因型耐湿涝性综合评价. 邹冬生,刘登望,刘飞,张武汉,孙玉桃,周孟辉,杨光立,彭科林. 2004

[11]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应旺,万书波,吴兰荣,吴正锋,孙奎香,孙学武,冯昊,王才斌. 2010

[12]花生萌发至苗期耐盐胁迫的基因型差异. 慈敦伟,戴良香,宋文武,张智猛. 2013

[13]不同基因型花生磷素转运特性及磷效率研究. 于天一,孙学武,王才斌,孙秀山,冯昊,郑永美,吴正锋,沈浦,郑亚萍. 2015

[14]赤霉素、光照及基因型对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熊发前,唐秀梅,钟瑞春,贺梁琼,李忠,韩柱强,唐荣华. 2013

[15]钙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周翠球,钟瑞春,唐荣华,韩柱强,贺梁琼. 2007

[16]钾及磷钾配施对黑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郑亚萍,刘俊华,李应旺,孙奎香,孙学武,冯昊,吴正峰. 2010

[17]施用磷和钙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钙利用效率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李亮,余琼,余辉. 2021

[18]磷素对花生碳氮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于天一,孙学武,石程仁,吴正锋,孙秀山,王才斌,郑永美,沈浦,郑亚萍. 2016

[19]施磷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李忠,江立庚,唐荣华,郭文峰,卢江. 2017

[20]施磷水平对花生叶源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亚萍,陈殿绪,信彩云,刘俊华,王才斌,孙学武,万书波,冯昊,吴正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