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条件对苦丁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忠良

作者: 陶忠良;周兆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丁茶;生物量;农业气象条件;模型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1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68-7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平行观测法分析研究了苦丁茶的生长习性与农业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相关关系模拟,建立了苦丁茶的叶片、株高、茎围生长量与农业气象条件间的数学模拟模型,得出了苦丁茶生长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指标。研究发现苦了茶叶片、茎围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株高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月平均气温20.0℃以上,最低气温17℃以上,最高气温35℃以下,降水量 100 mm以上,雨日 18 d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7%以上,土壤含水量15%~16%最适宜苦丁茶生长。最低气温小于 10℃,苦丁茶嫩叶有轻微寒害现象:最高气温超过35℃,各物候生长普遍受到伤害;土壤含水量12%以下,苦丁茶出现旱害,叶片变黄,枝条干枯甚至死亡。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基于Landsat-8影像的西宁市南北山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 杨伟志,赵鹏祥,薛大庆,侯逸晨,张晓莉,王志涛. 2016

[2]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 方金,黄晓东,王玮,于惠,马琳雅,梁天刚. 2011

[3]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冬小麦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对比. 岳继博,杨贵军,冯海宽. 2016

[4]马铃薯块茎形态结构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与验证. 陈昱利,杨平,巩法江,毕海滨,岳霆,高明慧,曹宏鑫. 2019

[5]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马铃薯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黄珏,孙乾,杨福芹. 2020

[6]基于遥感和AquaCrop作物模型的多同化算法比较. 邢会敏,李振海,徐新刚,冯海宽,杨贵军,陈召霞. 2017

[7]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研究. 费滕,郎庆龙,夏兴宏,王连珍,孙娟,高伟,李立峰,于艳. 2023

[8]基于同化物分配的冬小麦节间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7

[9]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陈昱利,傅坤亚. 2015

[10]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6

[11]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7

[12]越冬前冬小麦主茎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5

[13]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6

[14]4种灌木树种生物量的估测. 于九如,韦少敏,朱灵益,杨忠信,王北. 1993

[15]贵州小叶苦丁茶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进一步探索.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王彤. 2007

[16]苦丁茶名称的演变、植物种类及保健价值. 鄢东海. 2007

[17]木犀科苦丁茶粗壮女贞在石漠化生态治理中的种植试验与示范. 黄凌昌,陈超文,鄢东海,梁远发,令狐昌弟,刘国民. 2015

[18]苦丁茶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种. 陶忠良. 2001

[19]苦丁茶病虫害发生趋势初探. 蒋光藻. 2006

[20]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朱科学,刀春丽,顾文亮,徐飞,谭乐和.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