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文波

作者: 白文波;宋吉青;李茂松;汪亚峰;武永峰;刘布春;王春艳;王秀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积水入渗;入渗率;土壤含水率;保水剂;湿润锋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26-3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入渗率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上层混施(0~10 cm)和层施(5 cm)保水剂会限制土壤水分向下运移,30 min后累积入渗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减少了17.3%~ 36.6%和5.5%~46.6%;而且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抑制效应增大。相比较而言,这种减缓入渗的程度在保水剂层施,且用量为0.1%时更为明显。下层(10~20 cm)混施和层施(10 cm和15 cm)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抑制是有限的,约比对照降低了4.9%~11.9%;但当保水剂层施量为0.1%时,土壤水分入渗反而会随着入渗进程而增加,累积入渗量可达到对照的1.1倍。层施保水剂后,保水剂层及保水剂下层土壤含水率会普遍增加1.1~1.9倍。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负水头条件下入渗模型对于水分入渗规律适用性研究. 上官玉铎,吕谋超,宗洁,孙浩,杨慎骄. 2015

[2]保水剂对土壤积水入渗特征的影响. 白文波,李茂松,赵虹瑞,刘布春,武永峰,宋吉青. 2010

[3]微咸水矿化度对重度盐碱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刘小媛,高佩玲,张晴雯,王乃江,赵连东. 2018

[4]不同类型土壤水分对保水剂结构和形态的影响效应. 纪冰祎,宋吉青,吴玥,赵驰鹏,国金义,白文波. 2019

[5]保水剂在林果业中的推广及应用. 蔡典雄,王百田,杨培岭,李云开,赵兴宝,李蓓. 2001

[6]城市土壤压实对入渗率的影响. 郑娟,张建波,鲁晓东. 2013

[7]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初探. 夏卫生. 2012

[8]砂壤土贮存池中沼液入渗及氮磷迁移特征. 孙国峰,宗焦,盛婧,周炜,张丽萍,王子臣. 2023

[9]间歇组合灌溉下中度盐碱土壤入渗规律. 刘小媛,杨大明,高佩玲,张晴雯,赵亚东,张宇航. 2019

[10]不同滴头流量下土壤水分分布特性研究. 王华震,仵峰. 2015

[11]毛管埋深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移影响研究. 任杰,王振华,温新明,胡苏翔,王俊亭. 2008

[12]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詹舒婷,宋明丹,李正鹏,马海曼. 2021

[13]负水头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一维入渗规律的研究. 解迎革,薛绪掌,王国栋,李霞. 2007

[14]地埋微润管入渗试验研究. 谢香文,祁世磊,刘国宏,王则玉,马小鹏. 2014

[15]棉秆炭对黏土冬灌水分运移的影响. 王涛,蒲胜海,杨广,李磐,马兴旺,马红红,王则玉,牛新湘,刘小利. 2023

[16]低压微润带出流与入渗试验研究. 祁世磊,谢香文,邱秀云,刘国宏,王泽玉. 2013

[17]点源供水条件下残膜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李元桥,何文清,严昌荣,毛丽丽,刘爽. 2015

[18]不同施肥时序滴灌双点源交汇下土壤水氮分布研究. 尚世龙,韩启彪,孙浩,黄修桥,杜思琦. 2019

[19]不同负压灌溉条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郑福丽,孙泽强,谭德水,张柏松,江丽华. 2017

[20]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宋吉轩,马智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