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山药的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昕玥
作者: 刘昕玥;王凤忠;范蓓;王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药;不同品种;功能成分;功能机制;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中国食物与营养
ISSN: 1006-9577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42-47,55
摘要: 目的:对不同品种山药的功能成分、功效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功能性产品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药、品种、功能成分、功效作用机制等为检索词在古籍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山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天然的传统中药材,功能活性成分十分丰富,包括多糖类、皂苷类、多酚类、尿囊素等,具有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等作用,对功效作用机制以及活性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确。结论:山药在药用和健康食品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大对其结构、功效作用及机制和相关产品的研究。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黄酒酿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态势. 张江宁,丁卫英,张玲,韩基明,杨春. 2019
[2]双低菜籽油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杨瑞楠,张良晓,毛劲,喻理,姜俊,张奇,李培武. 2018
[3]山楂功能成分及加工研究进展. 姚园,崔丽贤,刘素稳,费永欣,陶清泉,常学东. 2017
[4]金柑果实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陈源,黄贤贵,余亚白,高慧颖,谢鸿根. 2014
[5]山药微块茎研究进展. 向发云,张庆华,曾祥国,桂宝川,过聪,关伟,陈丰滢,陈锡洋,韩永超. 2020
[6]转录因子在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韩明珍,周炼,王静,周和,赵均良,周玲艳,马雅美. 2024
[7]不同薏苡品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申刚,刘荣,蒙秋伊,张显波,刘凡值. 2015
[8]不同品种绵羊牧食行为的比较研究. 萨格萨,卫智军,斯日古楞,田福英,钱宏光,殷国梅. 2009
[9]品种对牛肉中c9,t11-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胡猛,张文举,尹君亮,陈宁,张云峰. 2013
[10]不同品种与级别马铃薯种薯种植比较试验. 毛玉金,纳添仓. 2011
[11]甜高粱茎秆不同方式贮存效果的研究. 冯国郡,涂振东,再吐尼古丽·库尔班,柴雪芹,叶秀娟,向丽,叶凯. 2009
[12]绿豆不同品种对绿豆象的抗性初探. 王宏民,成小芳,樊艳平,郑海霞,张耀文,张仙红. 2018
[13]不同品种小米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分评价. 冯耐红,侯东辉,杨成元,陈丽红,李婧,岳忠孝,沈群,田翔. 2020
[14]新疆地区菊芋品种引进试验. 马新,董鹏,姜继元,邱毅. 2018
[15]扁穗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 田宏,张鹤山,熊军波,刘洋. 2019
[16]不同品种苹果采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分析. 张鹏,陈帅帅,李江阔,徐勇,李博强. 2019
[17]不同品种葡萄伤流研究初探. 吕中伟,吴文莹,郭红光,娄玉穗,张柯,刘程宏. 2021
[18]PpPRR5基因在不同光合速率梨品种中的表达分析. 刘政,安琳,伍涛,秦仲麒,杨立,程寅胜. 2021
[19]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 毕伟伟,赵贵兴,夏晓雨,王广金,卞开鑫,张丰屹. 2020
[20]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倪万潮,束红梅,郭书巧,蒋璐,何晓兰,崔晓霞,巩元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压电场辅助冷藏对鲜香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郭敬泽;梁杰;曹美琳;范伟;李龙;王凤忠;侯华铭;陈益胜
关键词:鲜香菇;劣变;低压电场(LVEF);冷藏保鲜;贮藏品质
-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益智仁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炎活性
作者:何荧珠;白亚娟;马泽;沈禾婧;范蓓;谢梦洲;王凤忠
关键词:益智仁多糖;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肠炎斑马鱼模型;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
-
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健康声称监管体系研究及启示
作者:崔竞雯;王丹阳;范蓓;刘新民;王凤忠;卢聪
关键词: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健康声称;管理制度
-
基于线虫模型的流苏石斛和鼓槌石斛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刘鹏飞;陈程;王凤忠;刘佳妮;杨洋;王琼;何汶璐;孙晶;邹翔;范蓓
关键词:鼓槌石斛;流苏石斛;α-突触核蛋白;神经保护
-
胡椒提取物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潜在机制研究
作者:贯东艳;张米佳;侯志颍;王佳音;于佳玮;范蓓;谢辉;段宙位;白亚娟;吴宏红;王凤忠;王琼
关键词:胡椒;抑郁症;神经保护;网络药理学
-
补喂精料补充料对疆岳驴空怀母驴育肥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琼;张国庭;托乎提·阿及德;帕热哈提江·吾甫尔;阿布来提·苏来曼;努尔尼萨·莫拉尼亚孜;阿米那木·买买提;依布热依木·吾布力;肖海霞
关键词:空怀;精料补充料;体重;受胎率
-
豆豉挥发性风味研究进展
作者:张凤霞;殷丽君;贾鑫;高雅鑫;胡淼;文伟;李淑英;王凤忠
关键词:发酵豆制品;豆豉;微生物多样性;挥发性风味;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