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积温的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天锋

作者: 王强;陈雷;张晓丽;吕荣华;陶伟;唐茂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耐热性;时积温;鉴定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4 期

页码: 537-5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水稻受高温危害时时积温与其颖花相对结实率的关系,探讨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为指导水稻耐热新品种鉴定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超级稻桂两优2号、优质杂交稻良丰优339和耐热品种N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控温盆栽,设置不同温度胁迫水平(35和38℃)及胁迫持续时间(2、4、6、8和10 d),产生不同的危害时积温,采用实时抽出穗标记法测定高温胁迫处理下的颖花结实率,以自然条件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测定颖花相对结实率。【结果】随高温胁迫的加重,各水稻品种的颖花结实率均逐渐降低;采用32℃为危害温度阈值,时积温与相对结实率间呈负指数关系(Y=116.7e~-0.01x),r~2=0.84*,P<0.05),以相对结实率为50%测算的时积温约85℃·h,其对应的温度胁迫处理为35℃连续处理5 d或38℃连续处理3 d,此时的实际时积温为90℃·h。【结论】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水稻开花期高温处理,在自然光照、相对湿度80%条件下,38℃高温连续处理3 d,每天9:30~15:30温度恒定连续处理6 h,达到危害时积温90℃·h,以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结实率为对照,计算其相对结实率。该指标可科学有效地鉴定区分水稻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稻基因型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陈雷,王强,张晓丽,高国庆,吕荣华,陶伟,潘英华,江立庚,唐茂艳,梁天锋. 2021

[2]华南优质稻花期耐热性鉴定研究. 陈雷,张晓丽,梁天锋,高国庆,莫彬,吕荣华,陶伟,唐茂艳. 2019

[3]小白菜田间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苏小俊,李彬,袁希汉,曹碚生. 2004

[4]黄瓜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 周生茂,尚小红,米军红,刘文君,梁任繁,文俊丽,黄如葵. 2012

[5]小白菜耐热性鉴定及其耐热性分析. 张景云,赵晓东,万新建,熊德桃,胡新龙,缪南生. 2014

[6]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胡俏强,陈龙正,张永吉,徐海,宋波,苏小俊,袁希汉. 2011

[7]高温胁迫下不同辣椒耐热性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张雪莲,罗德旭,刘欣,刁卫平,汪国莲,王玮玮,孙玉东,白甜,刘璐,王林闯,黄大跃. 2023

[8]粉皮冬瓜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朱白婢,胡艳平,王小娟,李雪峤,蔡兴来. 2016

[9]甘蓝耐热性鉴定方法. 康俊根,翟依仁,张京社,秦海明,卜晓东. 2002

[10]茄子耐热性苗期指标的筛选及耐热种质鉴定. 张冉,贾利,方凌,张其安,刘童光,田红梅,江海坤,严丛生. 2017

[11]小白菜品系的耐热性鉴定. 赵索,陈丽,周传余,周超,徐婷,许健,董扬,武琳琳,李馨园. 2014

[12]杂交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生理生化鉴定指标的筛选. 李敏,马均,傅泰露,童平,吴合洲,罗德强,江学海,涂敏. 2009

[13]高温对2个中粳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研究. 罗伯祥,程保山,于江辉,徐卫军,高平中. 2016

[14]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15]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 杜雪树,殷得所,査中萍,万丙良. 2017

[16]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张涛,杨莉,蒋开锋,黄敏,孙群,陈温福,郑家奎. 2008

[17]RNA解旋酶调控rRNA内稳态: 水稻耐热新机制、分子育种新资源. 胡时开,钱前. 2016

[18]不同锰浓度环境下OsNRAMP5突变对水稻耐热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董家瑜,吴天昊,孙远涛,何含杰,李曜魁,彭彦,冀中英,孟前程,赵炳然,唐丽. 2021

[19]杂交水稻耐热性评价. 胡声博,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向镜. 2012

[20]地方稻资源D43的开花期耐热特性研究(英文). 姚奕,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刘利成,盛新年,康旭梅,段永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