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测定土壤中总氮及磷含量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鹏飞

作者: 陈鹏飞;刘良云;王纪华;沈涛;陆安祥;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土壤;总氮;总磷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295-298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及时、准确探测土壤中的氮、磷含量,有利于精准施肥决策,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近红外技术能够探测土壤的物理和养分状况。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大兴地区采集85份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氮、磷养分及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土壤总氮(N)和总磷(P)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所建模型的交叉检验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8626(N),0.6685(P)。用未参与建模的10个样品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总N、总P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98,0.8307,预测标准误差(RMSEP)分别为0.0095%(N),0.0086%(P),RPD值(检验集样品化学测定值标准差/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3.78(N),1.69(P)。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用近红外技术对土壤总N的精确探测及对土壤总P的粗略估测。

分类号: X833`O657.33

  • 相关文献

[1]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规模化奶牛场粪水氮磷定量分析及模型构建. 赵润,牟美睿,王鹏,孙迪,刘海学,张克强,杨仁杰. 2019

[2]悬沙胁迫下菹草去除水体中营养物质效果的研究. 邵留,沈盎绿. 2009

[3]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 王文婷,王朝晖,刘磊,康伟. 2019

[4]促沉装置净化稻田径流排水中面源污染物的效果研究. 付子轼,孙会峰,周胜,张继宁,张鲜鲜,王从. 2021

[5]蠡湖沉积物现状调查及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 乔红霞,杨小龙,王俊力,陶琛杰,蔡敏,刘福兴. 2021

[6]清粪工艺对猪场污水厌氧处理的影响. 陆乃升,张聪,雷胡龙,姜雪元,陆扬,夏东. 2018

[7]基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漂浮植物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比较研究. 徐寸发,刘晓利,闻学政,孙丽,宋伟,张迎颖,刘海琴,张志勇. 2020

[8]威海近海人工鱼礁区沉积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与沉积物质量评价. 褚瑶瑶,张艳,崔正国,陈聚法. 2016

[9]人工模拟不同种植密度下四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的去除. 宋超,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胡庚东. 2014

[10]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 雷明丹,王朝晖,江涛. 2021

[11]不同构造生态沟渠的农田面源污染物处理能力及实际应用效果. 陈桂发,付子轼,杨林章,王俊力. 2019

[12]三种微藻的生物量与其细胞氮磷碳的相互关系. 曹煜成,孙志伟,徐煜,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文国樑,鲁敏,余招龙. 2022

[13]粉煤灰分子筛强化砂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王艳芹,付龙云,杨光,袁长波,姚利,罗加法. 2017

[14]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及氮、磷的去除作用. 张伟,韩士群,郭起金. 2012

[15]培养基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质及底栖动物的影响. 张萍,周鑫,秦伟,柏爱旭. 2014

[16]河道水稻生态浮床对水质净化及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王金庆,吕瑞敏,曾兰芳,于海瑞,封佳丽,刘长娥,付子轼. 2022

[17]大亚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估. 葛伟宏,王兴强,苏家齐,朱长波. 2023

[18]不同宽度模拟植被过滤带对农田径流、泥沙以及氮磷的拦截效果. 申小波,陈传胜,张章,孙晓涛,肖波. 2014

[19]汾河上游岚河流域非点源输出动态研究. 张国明,高扬,李兆君,王静爱,史建伟. 2008

[20]规模化猪场新建厌氧发酵系统对废水氮、磷养分的处理效应. 宁建凤,陈家欢,李盟军,王荣辉,姚建武,王思源,艾绍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