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携带矮花叶病毒调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满库

作者: 郭满库;陈雨天;朱福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带毒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1998 年 S1 期

页码: 3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经几年来对240个玉米品种(系),62841株的调查,从中发现54个品种(系)出现种子带毒苗,平均带毒苗率为0.56%,最高的6174×墨黄二为27.03%。后经过对25个品种(系)进行田间种子带毒苗率的测定,有16个品种(系)出现种子带毒苗,带毒苗率为1.23%~6.90%。经过种子存放时间、种衣剂包衣和不同温度处理种子带毒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存放31个月后,所携带的矮花叶病毒仍具有侵染活性,种衣剂包衣和不同温度处理也不能使病毒失去活性。通过不同种植方式带毒测定结果证明,地膜覆盖种植可大幅度降低种子带毒苗率。因此,地膜覆盖种植对降低初侵染源具有明显的作用。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我国花生品种资源种子带病毒检测. 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陈金香,段乃雄. 1990

[2]葫芦种子传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检测. 蔡健和,陆秀红,林林,廖富荣,刘志明. 2011

[3]玉米不同生育期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后对种子带毒率和寄主抗性水平的影响. 苗洪芹,邸垫平,吴和平. 1998

[4]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姜华,赵延明,白元俊,刘维志. 2000

[5]玉米种子中矮花叶病毒分布部位的研究. 周广和. 1998

[6]玉米矮花叶病毒提纯及特性的研究. 周广和,陈剑波. 1992

[7]MDMV CP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刘小红,张红伟,刘昕,刘欣洁,谭振波,荣廷昭. 2005

[8]玉米种质资源抗矮花叶病鉴定. 石秀清,王富荣,石银鹿,王文静,王建军,史海萍. 2003

[9]玉米矮花叶病毒河南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王锡锋,周广和. 2002

[10]利用基因枪法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 刘小红,张红伟,谭振波,荣廷昭,李晚忱. 2003

[11]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升吉,尚佑芬. 2002

[12]玉米矮花叶病毒对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侵染及其运转的研究. 邸垫平,苗洪芹,吴和平. 2002

[13]玉米矮花叶病病原河北株系的分子鉴定和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吴志明,赵和,王云逸,温春秀,谢晓亮.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