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与安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建文

作者: 彭端;覃晓娟;王继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植酸酶;安全性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251-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饲料添加剂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对减轻动物高磷粪便导致的环境水域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在玉米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易造成饲料成本升高和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克隆出多个真菌植酸酶基因,并成功在微生物、植物系统中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植酸酶基因的微生物来源与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常用方法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评价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通过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深入探讨,对改善玉米的品质,降低成本及推广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13`Q943.2

  • 相关文献

[1]正交实验法优化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的提取工艺. 刘娜,柳鸿敏,于壮,张欣芳,盖春宇,邢珍娟,陈奕冰,李静,张明. 2011

[2]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蛋白沉淀条件探索. 闫广为,陈茹梅,石鹏君,杨文竹,张琪,浦铜良. 2009

[3]转植酸酶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谭燕华,谢翔,夏启玉,张丽丽,霍姗姗,张家明,郭安平. 2017

[4]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植酸酶蛋白在模拟消化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杨文竹,蒲凌奎,张琪,陈平,陈茹梅,范云六. 2008

[5]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王伟民,董茂锋,唐红霞,张栩,温广月. 2020

[6]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IE09S034种植对田间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刘新颖,王柏凤,周琳,冯树丹,宋新元. 2016

[7]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8]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9]蛋白质组学方法评估转基因抗虫玉米非预期效应. 郝文媛,李飞武,闫伟,李葱葱,郝东云,郭长虹. 2017

[10]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12-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张洵铭,崔彦泽,王柏凤,宋新元,王军. 2018

[11]转Bt-pta-bar基因玉米侧翼序列分析及特异性检测方法研究. 董立明,于维,李葱葱,张明,李飞武. 2013

[12]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CL38-1的草甘膦耐受性及杂草化风险评价. 王大铭,周琳,宋新元. 2016

[13]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 李向龙,张立全,张晓东. 2012

[14]利用玉米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PEDV中和表位抗原蛋白. 满坤,杨兵,薛静,覃湘婕,周宏专. 2014

[15]推进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思考. 沈平,章秋艳,林友华,李文龙,李昂,宋贵文. 2016

[16]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籽粒中转基因成分. 王颖,任志莹,陈芳芳. 2016

[17]盐胁迫对转TaNHX2基因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小丽,赵欣梅,张欢欢,董艳辉,孙毅. 2014

[18]转基因玉米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兰青阔,王永,赵新,朱珠,景海春,程奕. 2010

[19]转基因玉米表达的Cry1Ab、PAT和EPSPS蛋白对日本通草蛉幼虫的安全风险评估. 高欣欣,全玉东,王振营,白树雄,张天涛,何康来. 2018

[20]基于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筛选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条件优化. 常利芳,白建荣,李锐,闫蕾,郝曜山,杨瑞娟,康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