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型对冬小麦冠层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关系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怡

作者: 唐怡;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株型;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光谱植被指数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06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130-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PROSAIL模型和地面实测数据分别探讨了冠层株型特征对建立VIs-LAI拟合模型的影响,并基于Beer定律分析了消光系数KVI随株型的变化特征,其中共考虑了3种株型品种(披散型、中间型、紧凑型),VIs则选用了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结果表明,不同VIs与LAI间的相关性程度会受到株型特征的影响,而同一株型内部VIs与LAI的相关性较混合株型好。不同植被指数比较,EVI-LAI相关关系受株型的影响较大,划分株型后其复相关系数R2可提高30%以上;而NDVI-LAI相关关系受株型的影响较小,并且这种影响仅在LAI<3时略有表现,可能与NDVI在较高LAI时的饱和有关;RVI-LAI相关关系对株型变化的反映则稍强于NDVI,且当株型趋于紧凑型时,其拟合模型有从指数型向直线型转化的趋势。此外消光系数KVI会随株型趋于紧凑而降低,3种植被指数的消光系数符合:KNDVI>KEVI>KRVI。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株型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多时相分析. 杨贵军,邢著荣,黄文江,齐腊,李伟国. 2010

[2]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法研究. 谭昌伟,黄义德,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4

[3]草地高光谱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研究. 海全胜,吴琼,包刚. 2011

[4]基于株型的水稻冠层光合生产模拟. 李艳大,朱相成,汤亮,曹卫星,朱艳. 2011

[5]运用光谱技术改进Beer-Lambert定律的定量化及其应用研究. 谭昌伟,王纪华,黄义德,黄文江,刘良云. 2005

[6]作物冠层中叶片氮素垂直分布研究进展. 庄克章,郭新宇,王纪华,黄文江,王空军. 2006

[7]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光谱响应及株型识别方法研究. 卢艳丽,李少昆,王纪华,谢瑞芝,黄文江,高世菊,刘良云,王之杰. 2005

[8]基于多时相和多角度光谱信息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初探. 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王锦地,谭昌伟,李存军,王之杰,宋晓宇. 2005

[9]基于核驱动模型参数反演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 黄文江,王锦地,穆西晗,王纪华,刘良云,刘强,牛铮. 2007

[10]基于冠层光谱的不同株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预测模型. 卢艳丽,李少昆,王纪华,肖春华,谭海珍. 2007

[11]冬小麦不同群体冠层结构的高光谱响应研究. 卢艳丽,王纪华,李少昆,谢瑞芝,高世菊,马达灵. 2005

[12]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高林,杨贵军,李红军,李振海,冯海宽,王磊,董锦绘,贺鹏. 2016

[13]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 杨福芹,冯海宽,李振海,金秀良,杨贵军,戴华阳. 2015

[14]基于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区域冬小麦单产遥感估测. 任建强,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 2010

[15]不同品种冬小麦再生生长对刈割干扰的响应. 王丹丹,田莉华,沈禹颖,刘渊博. 2014

[16]基于分段方式选择敏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李鑫川,徐新刚,鲍艳松,黄文江,罗菊花,董莹莹,宋晓宇,王纪华. 2012

[17]基于TM影像的冬小麦苗期长势与植株氮素遥感监测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童庆禧,刘良云. 2007

[18]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的普适性研究. 谢巧云,黄文江,梁栋,彭代亮,黄林生,宋晓宇,张东彦,杨贵军. 2014

[19]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王重,李剑峰,高新,时佳,焦阳,韩雪,樊哲儒,赵奇. 2020

[20]基于高光谱遥感与SAFY模型的冬小麦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明星,李长春,李振海,冯海宽,杨贵军,陶惠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