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苗产业供应体系现状及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建军

作者: 秦建军;徐雪高;戴起伟;汪翔;陆建珍;易中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种苗产业;供应体系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37-40

摘要: 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科技企业构成了甘薯种苗产业化供应主体.调研发现,甘薯种苗繁育呈现出规模化趋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种苗市场上的主要供给者,市场信息反馈对种苗市场影响作用增强,科技要素在种苗发展中的作用凸显,加强市场监管对种苗产业良性发展越来越迫切.而甘薯种苗供应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采取完善种苗脱毒繁育体系、拓展种苗销售渠道和加强种苗质量监管等措施,以确保甘薯种苗产业商业化供应体系逐步完善.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我国蔬菜育苗基质及蔬菜种苗产业研究进展. 尚玉磊,孙浩轩,许利平,巴金磊,刘小花,刘志泰,李岩. 2024

[2]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吉轩,毛堂芬,李云. 2012

[3]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4]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5]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 2001

[6]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邬景禹,李洪民,丁成伟. 1996

[7]泉薯830主要菜用特性鉴定与栽培技术. 卢新建,陈诗林,吕美琴,庄卫东,付文泽. 2002

[8]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9]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5

[10]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11]江苏省甘薯育种进展和展望. 戎新祥,王庆南,赵荷娟. 2000

[12]甘薯脱毒试管苗实验室保存技术. 黄萍,颜谦. 2015

[13]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勇,马代夫,谢逸萍,蒋继宏,陈凤美. 2003

[14]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郭其茂,杨立明,房伯平,陈赐民. 2002

[15]~(60)Co γ射线辐照预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江宁,刘春泉,李大婧,刘霞,严启梅. 2012

[16]甘薯在贮藏期间营养与生理变化研究. 艾玉春,王炜,李鹏霞,胡花丽,王毓宁. 2013

[17]甘薯、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同窑储藏. 康志河. 2001

[18]高胡萝卜素甘薯亲本材料的引进、筛选、创新与应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 2004

[19]不同甘薯品种对蛴螬抗性的研究. 施庆华,陈建平,蔡立旺,潘群斌,戚永奎,王海洋,张萼,杨明凤,陈丽萌. 2011

[20]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