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君

作者: 秦鱼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紫色土;长期施肥;肥料利用率;增产效应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88-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秦鱼生. 2011

[2]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花可可,朱波,杨小林,王小国. 2014

[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典型农田磷肥回收率变化. 张淑香,石孝均,黄庆海,聂军,徐明岗,张会民. 2018

[4]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和紫色土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张会民,徐明岗,吕家珑,石孝均,陈义. 2009

[5]长期不施磷肥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及速效磷的变化.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 2008

[6]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7]长期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 2017

[8]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程俊源,刘录祥,赵林姝,孙国庆. 1995

[9]小麦施用抗旱剂的增产效应. 解鹏,李志宏. 1992

[10]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郑惠玲,史福刚,杨占平. 2007

[11]淮北砂姜黑土小麦施钾的增产效应. 李录久,郭熙盛,孙义祥,陈防,吴萍萍. 2006

[12]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效果研究. 吴茂前,程子珍,刘冬碧,周继文,孔祥琼,张祥城,李永鹏,Robert Meakin,范晓晖. 2020

[13]中性紫色土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易时来,何绍兰,邓烈,谢让金,石孝均. 2006

[14]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靳存旺,岳玉凤,李彬瑞,陶建光,段玉,郎松岩. 2012

[15]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胜营,孙楠,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2023

[16]基于Meta分析的黄河三角洲小麦产量及肥效特征. 梁海波,李升东,高璐阳. 2022

[17]小麦垄作栽培的肥水效应及光能利用分析. 王旭清,王法宏,董玉红,任德昌,曹宏鑫. 2002

[18]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9]不同土壤类型下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董鲁浩,李玉义,逄焕成,孙庆泉. 2010

[20]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何传龙,刘枫.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