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Stga-2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志敏
作者: 郝志敏;申坤;李志勇;董金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异三聚体G蛋白;Genome walking;启动子;原核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0 年 43 卷 18 期
页码: 3705-3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Gα亚基(Heterotrimeric Gproteinalpha subunit)基因及其启动子,并对其进行异源表达,为深入研究Gα基因的表达规律、基因功能和编码蛋白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简并引物PCR法获得Gα基因的同源片段,再利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片段的5′端和3′端侧翼序列,最后采用RT-PCR法扩增基因全长,并对基因结构和上游调控元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pET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基因的编码产物。【结果】获得1个玉米大斑病菌Gα基因—Stga-2的全长序列及其上游部分启动子区,并利用pET原核表达系统对Stga-2成功进行了异源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tga-2全长1318bp,由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产物包含356个氨基酸残基。在347bp的上游侧翼序列中未发现典型的TATA-box及CAAT-box,但在起始密码子上游30bp处发现了转录起始子特征序列及位于其上游能够起始真菌基因转录的C+T丰富区域,同时还有转录因子Sp1的识别位点、CCA基序(CCAmotif)及CCG重复基序(CCG repeats)等顺式作用元件。【结论】玉米大斑病菌Stga-2及其启动子的成功克隆与表达进一步丰富了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信息学资源,为深入了解植物病原真菌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斑病菌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探. 郝志敏,李丽花,李志勇,韩建民,陆晴,佟文跃,董金皋. 2010
[2]水稻稻曲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刘连盟,王玲,黄雯雯,刘恩勇,黄世文. 2010
[3]小麦乙烯转录因子TaERF2响应湿害胁迫的表达分析. 宋桂成,周淼平,余桂红,姚金保,马鸿翔. 2022
[4]玉米ZmCIPK31基因原核表达及启动子序列分析. 张成伟,刘颖慧,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5]转cry1Ac基因抗虫棉鄂杂棉1号的旁侧序列和品系特异性检测. 谢家建,苏长青,孙爻,彭于发. 2011
[6]香蕉黑星病菌黑色素合成关键酶小柱孢酮脱氢酶基因SCD的克隆与分析. 庞仪,蒲金基,陈新平,陈照,肖星,李建国. 2008
[7]草鱼α-淀粉酶基因5'侧翼序列克隆与分析. 朱书礼,李新辉,杨计平,李跃飞,李捷,帅方敏,李琳. 2014
[8]Ca~(2+)对拟南芥侧根生长发育影响的递进因子分析. 周索,赵丽英,杜瑞卿,马纳纳,雷莹. 2010
[9]水稻稻曲病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刘连盟,王玲,黄雯雯,刘恩勇,黄世文. 2009
[10]谷子弯孢病菌Clgα-1基因克隆及特征分析. 李志勇,谢夏青,董金皋,董志平. 2011
[11]谷子弯孢病菌Clga-1基因克隆及特征分析. 李志勇,谢夏青,董金皋,董志平. 2011
[12]玉米大斑病菌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析. 王梅娟,李坡,吴敏,范永山,谷守芹,董金皋. 2012
[13]玉米大斑病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吴迪,赵梓彤,李志勇,杨峥,檀迎会. 2015
[14]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的活性及其对酵母生长的功能互补分析. 吴敏,谷守芹,李坡,王梅娟,张长志,范永山,韩建民,董金皋. 2012
[15]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16]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17]玉米内生芽胞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拮抗玉米大斑病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候美玲,辛媛媛,郝志敏,曹志艳,申珅,张韶茹,董金皋. 2012
[18]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杨静民,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19]玉米大斑病菌GATA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的初步分析. 刘星晨,冯胜泽,李学然,巩校东,李志勇,谷守芹,董金皋. 2017
[20]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的研发及对水稻激素的影响
作者:韦庆慧;宋伟丰;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关键词: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配方;稻曲病;植物激素
-
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作者:强晓晶;刘磊;黄帆;李志勇
关键词:紫花苜蓿;内生真菌;真菌多样性;优势菌属
-
抗倒伏高产玉米新品种'金岭青贮17'的选育
作者:刘倩;李志勇;金维波;杨晓东;何为平;赵淑芬;武自念
关键词:全株玉米青贮;杂交育种;抗倒伏;品种选育
-
内源激素对扁蓿豆荚果开裂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万鹏;郭茂伟;朱琳;李悦煊;李志勇;李鸿雁
关键词:扁蓿豆;内源激素;荚果裂荚
-
中国北方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及其分布分析
作者:王超红;张璐;郭正宇;阎晓光;刘欣芳;刘宁;曹志艳;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MAT);分布
-
基于表型探讨76份沙芦草核心种质构建策略
作者:张婷;闫伟红;李志勇;田青松;张冬梅;王永刚
关键词:沙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初级核心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