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梨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君

作者: 张文君;王颖;杜红霞;李慧冬;方丽萍;郭长英;丁蕊艳;毛江胜;陈子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太婆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香气成分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53-58

摘要: 本研究通过固相微萃取头的选择、方法可行性分析,建立了太婆梨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SPME-GC/MS)检测方法。以6 g带皮太婆梨果切块(0. 5 cm×0. 5 cm)为试材,在40℃恒温萃取40 min,以2-壬酮为内标,采用基质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分析太婆梨果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在5~200 m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 0. 99,各物质的最小检出限均小于3. 77×10-3ng;在0. 167 mg/kg添加水平下,各标准物质的添加回收率为82. 8%~101. 7%,相对标准偏差为1. 2%~8. 4%,能够满足太婆梨果中香气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利用该方法,从太婆梨果中共检出3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质量分数大于5 ng/g),以酯类与烯烃类物质为主。经香气值计算确定梨果可量化特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E-2-己烯醛、3-甲硫基丙酸乙酯。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新疆馕挥发性成分. 毛红艳,徐鑫,于明. 2018

[2]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挥发性物质分析. 陈峥,刘波,车建美,唐建阳,朱育菁. 2011

[3]7个桃品种品质测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李杰,王雨,刘欢,范丽颖,韩继成. 2021

[4]苹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 李军. 2013

[5]砂蜜豆樱桃货架期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6

[6]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赤霞珠干化葡萄和干化葡萄酒香气成分. 张岱,王方,王伟,杨丽丽,李景明. 2010

[7]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陈峥,刘波,朱育菁,胡桂萍,车建美,唐建阳. 2012

[8]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物质组分GC-MS分析. 潘志针,刘波,朱慧君,朱育菁,张连宝,陈峥,郑梅霞,史怀. 2015

[9]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快速陈化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祁丹丹,陈维,苗爱清,王雯雯,庞式,马成英. 2018

[10]海藻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王爽,王谦,徐姗楠,姜秀民,吉恒松,何志霞. 2013

[11]精准相温结合mMA对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李依侬,张鹏,张鹤,李春媛,王毓宁,李江阔. 2020

[12]番茄籽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周琦,黄凤洪,杨湄,郑畅,张会娜. 2016

[13]酸碱条件对枯草芽胞杆菌FJAT-14254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陈峥,刘波,张连宝,潘志针,黄盛芳,刘国红,朱育菁. 2015

[14]解几丁质类芽胞杆菌几丁质酶活性及其次生代谢物的测定. 郑梅霞,陈峥,刘波,刘程程,车建美,蓝江林,潘志针,朱育菁,唐建阳. 2014

[15]龙眼微生物保鲜菌FJAT-0809-GLX发酵液丙酮萃取物的成分分析. 陈峥,刘波,车建美,唐建阳,朱育菁. 2012

[16]HS-SPME-GC-MS法分析3种块菌子囊果主要挥发性成分. 李杨,周冬宇,乔鹏,李佳梅,李忠友,陈娟. 2022

[17]3种茶叶丙酮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陈峥,刘波,唐建阳,朱育菁. 2010

[18]三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紫马铃薯酒香气成分分析. 张蕊,王慧君,葛霞,田甲春,田世龙. 2016

[19]三黄鸡鸡肉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 卜凡艳,韩剑众,王彦波. 2008

[20]“黑宝石”李采后不同阶段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 王华瑞,李建华,马燕红,张生万,王伟,王春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