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感作用的数量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平
作者: 王艳平;汤陵华;方先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化感作用;数量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ISSN: 1672-755X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63-67
摘要: 以HG1(具强化感作用)为母本、台中19号(具弱化感作用)为父本构建了F2杂交群体,在水稻生长至7~8叶期以莴苣为受体植物鉴定了亲本、F1和F2群体的化感作用。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7~8叶期水稻对莴苣根长和芽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均由两对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修饰,主基因除了加性—显性效应,还存在上位性互作。水稻对莴苣抑制作用的主基因表现超显性遗传;对莴苣幼苗根长抑制作用的多基因未表现出超显性遗传,而对莴苣幼苗芽长抑制作用的多基因表现超显性遗传。两个性状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82.8%和92.2%。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曹明明,王惠哲,邓强,杨瑞环,李淑菊. 2018
[2]玉米丝裂病发生的数量遗传分析. 魏昕,李丽华,王娟,樊庆琦,兰海. 2008
[3]玉米种子休眠性的数量遗传分析. 兰海,高世斌,樊庆琦,曹墨菊,唐祈林,潘光堂,荣廷昭. 2006
[4]白菜型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赵洪平,李延玲,马茜茹,肖麓. 2023
[5]太湖地区稻种资源的化感特性鉴定. 汤陵华,王艳平. 2002
[6]水稻化感种质筛选的初步研究. 赵艳红,彭懿紫,黎坤爱. 2005
[7]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 2003
[8]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韩豪华,周勇军,陈欣,余柳青. 2007
[9]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姜敏,郝楠,郭延玲,张玉芬,纪明山. 2007
[10]水稻化感品种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反馈对伴生稗草的影响. 孙备,沈樱,张雪,苏本卿,王国骄,郭伟,周斌. 2018
[11]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波,石晓旭,刘建,薛亚光,石吕,魏亚凤. 2021
[12]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杨瑞. 2006
[13]我国北方水稻对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初报. 姜敏,张玉芬,徐宜红,纪明山. 2005
[14]水稻化感基因研究和展望. 余柳青,周勇军,陆永良,张建萍,玄松南. 2007
[15]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黄新玲,张振海. 2015
[16]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金才,杨泽敏,姚素梅,周竹青,王火明,杨红喜. 2004
[17]水稻化感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梁耀懋,彭懿紫,黎坤爱,何海旺. 2006
[18]水稻化感作用研究. 王艳平,汤陵华. 2003
[19]水稻对稗草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张付斗,郭怡卿,余柳青. 2004
[20]水稻品种化感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周少川,孔垂华,李宏,卢德城,胡飞.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作者: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云辉
关键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变异
-
我国大麦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作者:刘晓宏;王艳平;汪鸿星;李华勇;于堃;王显生
关键词:大麦;新品种保护;现状
-
江苏粳稻育成品种氮响应相关性状位点分析
作者: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抒南;肖宁;吴云雨;李爱宏;张云辉
关键词:氮响应;品种筛选;优异位点
-
硝唑尼特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王满梅;王艳平;刘迎春;王春梅;黄振;王霄旸;张可煜;李娟
关键词:硝唑尼特;衍生物;抑菌活性;耐药性
-
玉米花丝的多样性及其颜色变化
作者:王艳平;沈奇;潘红;吴燕;李华勇;王显生;汪鸿星
关键词:玉米;花丝;多样性;花丝颜色;DUS测试
-
一个水稻斑马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作者: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关键词:水稻;斑马叶;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
水稻地方品种高抗性淀粉含量QTL挖掘与定位
作者:林静;张云辉;张所兵;陈海元;朱晓妹;唐伟杰;方先文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抗性淀粉;Q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