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期干旱胁迫下养分管理对双季晚稻生长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贤交

作者: 关贤交;彭春瑞;陈先茂;陈金;邱才飞;钱银飞;邵彩虹;邓国强;谢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晚稻;干旱胁迫;养分管理;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丘陵双季稻区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导致养分供应受阻、水稻生长发育受影响、产量下降等问题,研究了干旱条件下5种养分管理措施(即T1:增施钾肥+喷清水;T2:叶面喷施0.2%Zn SO4;T3:增施钾肥+叶面喷施肥0.2%Zn SO4;T4:提高后期施N比例+喷清水;CK:常规施肥+喷清水)对双季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干旱胁迫下,不同养分管理对双季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T3>T1>T2>T4>CK。T3在分蘖期干旱胁迫下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能力,提升苗峰值和有效分蘖数,最高分蘖数比CK高7.26%,并显著提高拔节期和齐穗期的叶片SPAD值、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蒸腾速率以及根系活力,同时还显著增加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单株干物重,改善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其增幅分别在2.19%~25.22%,从而显著提高双季晚稻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和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最终使双季晚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T3的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10.07 t·hm~(-2),分别比T1、T2、T4及CK高6.34%、7.70%、14.17%和25.56%。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石必显,林明,顾元国,贾东海,侯献飞,苏君红,于伯成,李强. 2019

[2]不同抗旱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屏,蔡雪青,向镜,陈惠哲,朱德峰. 2015

[3]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品种绥农26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张明聪,何松榆,秦彬,王孟雪,金喜军,任春元,吴耀坤,张玉先. 2021

[4]稻草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何虎,吴建富,曾研华,胡凯,黄山,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2014

[5]稻草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何虎,黄山,才硕,曾研华,吴建富,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2015

[6]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陈丽虹,燕金香,褚光,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陈松. 2017

[7]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 殷敏,刘少文,褚光,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陈松. 2020

[8]不同秧龄对双季机插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英文). 滕飞,陈惠哲,曾研华,蔡雪青,朱德峰. 2015

[9]育秧方式及多效唑对机插双季晚稻的影响.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邱在辉,熊春晖,潘晓华,何虎,黄嘉佳. 2017

[10]不同秧龄对双季机插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滕飞,陈惠哲,曾研华,蔡雪青,朱德峰. 2014

[11]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 徐春梅,袁立伦,陈松,褚光,叶为发,丁玉华,王丹英,章秀福. 2020

[12]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张数标,张琳,吴华聪. 2011

[13]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及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 胡润,王允青,唐杉,叶北朝,吴文革. 2011

[14]不同秧龄对双季机插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英文). 滕飞,陈惠哲,曾研华,蔡雪青,朱德峰. 2015

[15]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6]养分优化管理促进间作小麦高产群体的构建. 张艺,黄成东,廖丹,刘全清,张朝春. 2018

[17]青海春油菜养分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宋佳,徐倩,田汇,胥婷婷,张洋,张荣,黄冬琳,高亚军. 2018

[18]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光莉,罗德强,王荣基,陈东,何松. 2020

[19]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20]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邹娟,汤颢军,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高春保.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