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刚
作者: 王刚;李加儿;区又君;胡玲玲;张建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0 年 45 卷 03 期
页码: 116-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 2014
[2]环境因子对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王刚,李加儿,区又君,王静香,张建生. 2011
[3]温度对溪红点鲑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徐绍刚,杨贵强,王跃智,王占全. 2010
[4]MS-222和丁香酚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马宝珊. 2018
[5]浅色黄姑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李加儿,刘士瑞,区又君,张建生,郭根喜,陶启友. 2008
[6]温度、盐度和pH对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吴水清. 2014
[7]温度和pH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陈雪,冯文荣,周立水,丁秀芳,梁猛,唐永凯. 2022
[8]温度对两种鲤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李龑,姜晓娜,葛彦龙,任婉莹,田景文,田立静,李池陶,胡雪松,程磊,石连玉,贾智英. 2023
[9]温度对铜鱼幼鱼呼吸代谢及窒息点的影响. 廖木兰,朱永久,李学梅,李晓莉,朱挺兵,魏念,吴兴兵,柴毅. 2025
[10]半滑舌鳎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关健,柳学周,马学坤,孙中之,马甡. 2006
[11]三种流速对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苏家齐,秦金华,朱长波,张博,陈素文,李俊伟. 2020
[12]温度与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效应. 王辉,强俊,王海贞,徐跑,李瑞伟. 2012
[13]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孙中之,徐永江,韩兵,李娟,柳学周,曲建忠,兰功刚. 2009
[14]K~+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存及耗氧率、窒息点的影响. 王慧,来琦芳,房文红. 2007
[15]尼罗尖吻鲈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张成锋,朱健,王建新,闵宽洪. 2006
[16]大口黑鲈幼鱼低温耐受、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 蔡磊,白俊杰,李胜杰,姜鹏,陈昆慈. 2012
[17]哲罗鱼稚、幼鱼耗氧量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张永泉,贾钟贺,张慧,佟广香,徐伟,尹家胜,夏资博. 2010
[18]翘嘴红鮊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朱华平. 2003
[19]咸海卡拉白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耿龙武,蔺玉华,强艳玲,杨军,刘博,张永旺. 2007
[20]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摄食前后耗氧率和窒息点变化与体重的关系. 吴文化,马国军,张颖,宋聃,孙大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熊玉章;李醒;侯子顺;王刚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大蓟水提物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马艳平;郝乐;冯国清;王刚;刘振兴
关键词:大蓟提取物;大口黑鲈虹彩病毒;EC50;吞噬;炎症
-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作者:黄元;张翩;陈荟茜;姚悦;伍洁丽;陈锦良;王晓虎;王刚
关键词: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对策;政策研究
-
植保无人机不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的除草效果
作者:马洪文;贺奇;赵梅娟;尹秀玲;王刚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药液用量;稻田;稗草;防除效果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高速逆流色谱纯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
作者:陈龙云;胡俊强;何灿;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隐蔽型毒素;分离纯化;大孔吸附树脂;高速逆流色谱
-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关键词:中药;抗病毒作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多组学联合分析
-
黄曲霉转录因子AfsclB生物学功能分析
作者:潘佳琦;刘一冰;王刚;邢福国;李二峰
关键词:黄曲霉;AfsclB;产毒;转录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