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苦荞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克勤

作者: 常克勤;杜燕萍;穆兰海;杨崇庆;陈一鑫;张月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麦;新品种;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21-28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宁南山区不同气候类型区种植的苦荞新品种,促进荞麦产业化发展,以引进和自主选育参试的5个苦荞新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半干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5县(区)布设多点试验,并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影响籽粒产量的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一级分枝数、密度等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方差分解主成分特征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提取主成分PCA1~PCA3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93.424%~98.714%。其中第1主成分占37.764%~50.335%,主要以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的特征向量均大于其他农艺性状;第2主成分占30.478%~31.255%,主要以田间密度、株高和一级分枝为群体生长因子为主;第3主成分占17.901%~24.404%,为主茎节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参试品种晋荞2号和黔黑荞5号在半干旱区和中部干旱区主成分总得分系数分别为1.79,1.09和1.44,3.13。综上,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产量高和稳定性好,适宜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区和中部干旱区种植的品种为晋荞麦2号和黔黑荞5号,川荞麦3号为中晚熟品种可选择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17

  • 相关文献

[1]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 王慧,杨媛,石金波,赵萍,郭忠贤,李占成,李荫藩. 2017

[2]甜高粱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王永慧,施庆华,王海洋,王为,孙艳茹,陈建平. 2017

[3]野生朝鲜碱茅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于澜,李沛,蔡回彩,王英哲,贾雪,金旭,徐博. 2024

[4]北美大豆种质资源农艺综合性状鉴定与分析. 李明雪,孙旭红,张勇,王磊,杨兴勇,庞泽,宋继玲. 2024

[5]滨海地区不同茶菊品种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综合评价. 丁丁,郑伶杰,王红宝,郑丽锦,郭艳超. 2023

[6]北方春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聂波涛,刘德泉,陈健,崔正果,侯云龙,陈亮,邱红梅,王跃强. 2024

[7]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2025

[8]苦荞麦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杨如达,郭庆瑞. 2005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荞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姜涛,孔令聪,王光宇. 2013

[10]海州湾大竹蛏资源保护区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夏斌,马菲菲,陈碧鹃,崔毅,孙雪梅,曲克明. 2014

[11]贵州茶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赵华富,周国兰,刘晓霞,何萍. 2012

[12]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13]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14]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速冻菜用大豆籽粒的品质. 姜晓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3

[1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紫花苜蓿引种初步评价. 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蔡进军,董立国,张源润,王川. 2015

[16]大蒜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王薇薇,郭军,梅燚,祖艳侠,郑佳秋,吴永成. 2017

[17]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树明,曾亚文,王荔,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 2014

[18]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波,秦垦,戴国礼,黄婷. 2014

[19]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对柿果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 张鹏,韩双双,李春媛,李江阔,薛友林. 2019

[20]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 王思威,孙海滨,常虹,钟声,赵俊生,王潇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