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辽单506的选育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雨盛
作者: 叶雨盛;王晓琳;李洋;王志顺;李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交种;辽单506;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95-96
摘要: 辽单50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07年以自选系辽2386为母本,辽1203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高密晚熟组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高密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初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2]594。辽单506具有适宜密植、抗病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国审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龙作1号的选育. 于金海. 2014
[2]玉米杂交种嫩单10的选育和推广.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 2006
[3]玉米单交种龙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金海. 2014
[4]玉米新品种长玉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宋殿珍. 2009
[5]玉米品种辽单506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叶雨盛,李刚,王晓琳,贾钰莹,李哲. 2018
[6]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安乐,陈朝辉,孙振纲,薛建兵,魏国英,赵德法. 2004
[7]面向发展需求助推增产增收. 程式华. 2012
[8]玉米单交种淄玉9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 卢振宇,贾代成,孙秀枝,王秋红,刘霞,宋立成,宋元瑞,张超,张贵香. 2023
[9]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王安乐,陈朝辉,孙振刚,薛建兵,魏国英,赵德法. 2004
[10]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李从锋,赵明,刘鹏,张吉旺,杨今胜,柳京国,王空军,董树亭. 2013
[11]鲜食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糯5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陈树宾,王友德,王婷,郭斌,段震宇,刘涛. 2007
[12]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敖君. 1997
[13]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张文忠,宋殿珍,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 2008
[14]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1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5]玉米单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敖君. 1998
[16]穗期干旱胁迫对玉米单交种产量影响的研究. 刘海燕. 2007
[17]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18]湖北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 陈庆红. 2014
[19]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20]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整枝方式对设施丝瓜产量的影响
作者:文俊丽;郭元元;宋焕忠;陈琴;张力;李洋;唐娟;孙晓妍;康德贤;陈振东
关键词:丝瓜;整枝;熟性;产量;设施
-
湿直播模式下水稻种子丸化包衣处理对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于居龙;张国;张新凤;朱阿秀;张海波;王晓琳;缪康;张建华;束兆林;姚克兵
关键词:湿直播;丸化包衣;种子包衣;防治效果;产量
-
咖啡酸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作者:白莉霞;李洋;李剑勇
关键词:咖啡酸;巨噬细胞;外泌体;mRNA;免疫抑制
-
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耿帅锋;李洋;李晓华;刘少帅;李爱丽;毛龙
关键词:单倍体;磷脂酶;单倍体诱导系;小麦
-
广西大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
作者:陈琴;张力;李洋;郭元元;宋焕忠;康德贤;黄皓;唐娟;周生茂;文俊丽;车江旅;陈振东
关键词:大蒜;品质;大蒜素;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
核桃晚霜危害特性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绥林;李洋;李琰;张赟齐;齐建勋;侯智霞
关键词:核桃;晚霜危害;低温胁迫;影响因素;机理
-
稳定表达PRRSV 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
作者:荆扬;王玉淼;李洋;常辉;马志倩;李志伟;肖书奇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过表达细胞系;ORF6基因;M蛋白;MARC-145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