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综合评判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雨

作者: 雷雨;段继华;黄飞毅;康彦凯;罗意;丁玎;陈宇宏;董丽娟;李赛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判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724-17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和筛选茶树优良单株,探索灰色综合评判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30个优株与产量相关的9个茶树早期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变异丰富,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5龄期修剪物重量>4龄期修剪物重量>1龄期修剪物重量>2龄期修剪物重量>3龄期修剪物重量>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茎粗。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判法计算所得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其中,入选品比试验区的12个优株其综合评判排序均较靠前,且综合排名前十的优株有9株入选了品比试验区,说明该评判方法与大田实际情况较相符,能较为客观地分析各优株的综合表现,为该方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引种烤烟新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 王川,谢强,何余勇,周应兵,张永辉,李世金,董祥洲,徐刚. 2022

[2]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3]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4]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贾晓军,丁变红,杨芬,吴新明,雷伟. 2019

[5]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2017

[6]2种体型禾花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苏换换,李娅娅,黄樟翰,李辉安,黄剑华. 2022

[7]杂交高粱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 倪先林,刘天朋,赵甘霖,丁国祥. 2017

[8]26份油葵品种(系)产量与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董红业,刘胜利,柳延涛,吕增帅,段维,王鹏. 2023

[9]茶树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云,唐晓波,罗凡,马伟伟,王迎春,李春华. 2013

[10]实生茶树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段继华,雷雨,康彦凯,罗意,董丽娟,李赛君. 2017

[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谷子综合评判上的应用. 陈国秋. 2001

[12]模糊数学方法在水稻区域试验应用的探讨. 王万章,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李荣改,刘善资,王秀萍,刘亚芹. 1993

[13]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张蕾光,王占才,徐明慧. 2000

[14]模型定量评价技术研究——以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风险评估为例. 王冬梅,陈林,张有才,罗公平,张匀华,李成德. 2014

[15]农作物育种中的综合评判方法. 柏流芳,吕黄珍,朱大洲,周光华,张新伟,王成,屠振华. 2013

[16]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判棉花品种的物理性能. 陈国平. 1989

[17]冬小麦早代组合综合评价研究. 张定一,杨武德,张永清. 2006

[18]用灰色关联原理对烤烟新品种(系)综合评判. 殷凤生,林国平,孙学永,阮龙. 1997

[19]用层次-关联评判法对烤烟品种进行综合评判. 周应兵,焦立新,林国平,王正刚,曹景林,周大庚. 1998

[20]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李明生,方秀琴,耿文良.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