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其宝

作者: 刘其宝;李黎贝;张驰;宿俊吉;魏恒玲;王寒涛;喻树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叶绿素;SSR;关联分析;优异等位变异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18 期

页码: 3439-34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与陆地棉叶片叶绿素含量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挖掘其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为陆地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3年6个环境中,对185份陆地棉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倒4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的测定,每年分3个时期(打顶后0、10和20 d)。采用Power Marker 3.25软件计算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以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计算群体结构矩阵(Q),利用TASSEL 3.0软件计算亲属关系矩阵(K),通过GLM(general linear model,Q)和MLM(mixed linear model,Q+K)2种方法,同时对SPAD与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依据计算的等位位点表型效应值,挖掘优异的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结果】137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35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到2.6个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67,变化范围为0.01—0.95,高度多态性引物(PIC>0.5)占85%,其中PIC最高的标记为HAU2146(PIC=0.95)和NAU2083(PIC=0.93)。当(35)K取得最大值时,K=2,因此,将185份陆地棉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通过GLM方法共检测到22个显著性位点(P<0.001),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28%—10.85%,平均为7.24%,贡献率最高的等位变异位点是SWU0529a(R2=10.85%)和NAU998c(R2=10.48%);通过MLM方法共检测到17个显著性位点(P<0.01),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72%—8.58%,平均为4.72%,贡献率最高的等位变异位点是SWU0923b(R2=8.06%)和SWU0662d(R2=6.74%);2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显著性位点有12个,等位变异NAU998c在3个时期2种方法能同时被检测到。通过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分析,找到2个增效效应最大的等位变异(HAU3318b和SWU0987b),利用找到的等位变异对材料进行筛选,获得携带2个增效效应等位变异的材料53份,2个增效效应位点都未检测到的材料有46份,统计结果显示,在打顶后10和20 d 2个时期,53份材料的SPAD均值显著高于46份材料的SAPD均值。【结论】检测到12个与SPAD值相关的显著性位点,并挖掘到2个增效效应优异等位变异,获得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53份,获得携带2个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材料1份。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引进陆地棉种质材料纤维品质及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马君,李波,胡文冉,杨洋. 2017

[2]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联作图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许彦宾,王艳玲,胡建斌,杨路明,李琼,孙守如,马长生. 2017

[3]甘蔗3个育种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田春艳,边芯,郎荣斌,俞华先,桃联安,安汝东,董立华,张钰,经艳芬. 2024

[4]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王莉萍,孙国清,梁亚军,陈全家. 2013

[5]陆地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郭志军,赵云雷,陈伟,李运海,王红梅,龚海燕,桑晓慧. 2014

[6]新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SSR关联分析. 艾先涛,梁亚军,龚照龙,王俊铎,郑巨云,李雪源. 2016

[7]陆地棉抗旱性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桑晓慧,赵云雷,王红梅,陈伟,龚海燕,赵佩,崔艳利. 2017

[8]粳稻穗角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牛付安,陈兰,张红,袁勤,程灿,周继华,洪德林. 2013

[9]小麦骨干亲本阿夫衍生系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付必胜,付黎明,吴燕,张巧凤,吴小有,蔡瑾,吴纪中,蔡士宾. 2018

[10]辣椒疫病抗性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袁欣捷,方荣,周坤华,马辉刚,何烈干,陈学军. 2019

[11]基于关联分析发掘烟草高钾优异等位变异. 樊文强,孙鑫,杨爱国,程立锐,张忠锋,任民. 2016

[12]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张晓峰,李超,鲁翠云,曹顶臣,孙效文. 2017

[13]辣椒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袁欣捷,方荣,周坤华,雷刚,黄月琴,陈学军. 2020

[14]陆地棉纤维长度和强度的优异位点挖掘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史春辉,张爱,马麒,谢晓宇,刘娟娟,李美丽,李朝周,王彩香,宿俊吉. 2021

[15]陆地棉早熟基因来源的遗传分析. 艾尼江,刘任重,赵图强,秦江鸿,张天真. 2013

[16]陆地棉种质资源抗旱性状的关联分析. 韩贝,王旭文,李保奇,余渝,田琴,杨细燕. 2021

[17]陆地棉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王娟,董承光,刘丽,孔宪辉,王旭文,余渝. 2017

[18]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王娟,王新,田琴,马晓梅,周小凤,李保成,董承光. 2024

[19]陆地棉资源群体结构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周忠丽,孙君灵,潘兆娥,何守朴,庞保印,杜雄明. 2011

[20]陆地棉耐盐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邵冰欣,王红梅,赵云雷,陈伟,郭志军,龚海燕,桑晓慧,叶武威,王俊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