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育阶段研究——Ⅱ.大豆鼓粒期长度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晓燕

作者: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张桂茹;陈怡;谷秀芝;王彬如;黄承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鼓粒期长度;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选择大豆鼓粒期长度(SFP)不同的4个亲本配制8个组合,估测其F_1和F_2的6种SFP值。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SFP分级和同一分级不同组合的SFP杂种优势存在差异,F_1SFP的中亲优势率平均值为97.5%—99.5%。SFP遗传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无母体效应存在,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F_2广义遗传力高于产量遗传力,可以作为育种后代选择指标,但在早期世代不宜采用。确定R_3—R_6为SFP时期,应用于高产育种的后代选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根植黑土地,香飘黄淮海——贺大豆遗传育种家王连铮先生八十岁华诞. 叶兴国,肖文言,颜清上. 2010

[2]高油大豆品种合农75油分分子标记遗传解析. 李灿东,王志新,郑伟,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郭美玲,郭泰. 2020

[3]大豆抗食心虫性的遗传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概述. 闫日红,杨振宇,王曙明,董岭超,范旭红,陈健. 2011

[4]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的遗传和转育. 王志,李莹. 1990

[5]大豆疫霉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及抗源创新. 胡喜平,丁俊杰,马淑梅,郭泰,郑天琪,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2004

[6]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遗传研究进展. 曹永强,宋书宏,董丽杰. 2012

[7]大豆高脂肪组合F_4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亲本相关性. 孟凡钢,富健,王新风,马巍,于志晶. 2009

[8]大豆种质倒伏性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梁江,韦清源,陈文杰,曾维英,汤复跃,陈渊. 2012

[9]大豆花器性状的遗传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张泗举,李彩云,张海洋. 2012

[10]不含SBT1-A1@2@的基因导入我国大豆的遗传表达. 丁安林,杜文卿,常汝镇. 1990

[11]大豆高脂肪组合F_5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与亲本相关性的研究. 孟凡钢,富健,王新风,马巍,于志晶. 2011

[12]大豆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及QTL定位研究. 王英,韩天富. 2008

[13]大豆不同亲本正反交F_3、BC_1F_2百粒重遗传规律研究. 曹永强,王海英,张惠君,王文斌,宋书宏,谢甫绨. 2008

[14]大豆种间杂交F_2代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初报. 曹永强,王雅珍,董丽杰,王文斌,宋书宏. 2016

[15]大豆α-生育酚的遗传与QTL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许兰杰,杨红旗,董薇,谭政伟,李磊,裴新涌,刘新梅. 2019

[16]大豆母性影响遗传分析与研究进展. 王新风,汪辉,陈健,王跃强. 2023

[17]大豆耐重茬性及其遗传的初步研究. 富健,年海,刘玉芳,孙大敏. 1997

[18]大豆抗烟粉虱的遗传研究. 徐冉,李伟,张礼凤,林延慧,齐波,邢邯. 2010

[19]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研究. 张志永. 1991

[20]大豆抗烟粉虱的遗传分析. 徐冉,李伟,张礼凤,王彩洁,齐波,邢邯.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