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中双11号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永成

作者: 吴永成;马霓;黄晓明;彭海浪;李壮;牛应泽;张春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双11号油菜;直播;施氮量;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14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260-264+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高含油量、耐密抗倒、适于机播机收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在成都平原的生物学性状表现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2010-2012年连续两年先后在成都平原的邛崃市和大邑县开展了不同直播密度条件下施氮量对中双11号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两年不同直播密度下,株高、分枝部位和单株角果数总体上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籽粒产量则随施氮量加大呈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且在180~360kgN/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高密度直播条件下,各施氮处理间的主花序长度和一次分枝数并无显著差异。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加大而下降,但在90~180kgN/hm2范围内可以维持较高的值。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和氮肥生理利用率(PEN)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N18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各指标值都相对较高;在180~450kgN/hm2范围内各施氮处理间的氮肥贡献率(NCR)均无显著差异,但它们均显著大于N90处理。【结论】在成都平原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为适应机播机收,中双11号在高产(≥3 000kg/hm2)栽培措施上应适期早播(9月下旬)、高密度(36×104株/hm2)直播(条播)、合理施氮(180kg/hm2)。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紫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森,沈奇,田世刚,王仙萍,商志伟,徐静,温贺,赵继献. 2017

[2]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鸿,朱从桦,李其勇,李星月,郭展,郑家国,李旭毅. 2017

[3]播种方式对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黄晓琴,王彩先,陈海凤. 2022

[4]不同播种期对直播优质稻玉美占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周传猛,古彪,周国列,黄金勇,黄晓琴,梁琳,李科冰,廖莉莉. 2021

[5]适合机采直播早熟棉花品种徐棉608. 李卫华,胡新燕,赵明明,冯营,孙亚伟,陈晓光,李可. 2021

[6]施氮量对浓香型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曹晓涛,张东峰,胡占军. 2013

[7]洞庭湖地区直播晚稻品种(组合)筛选. 王天抗,危家文,周虹,王建龙. 2018

[8]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9]氮肥施用量对高产型小麦品种“云麦5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乔祥梅,程加省,王志伟,黄锦,杨金华. 2015

[10]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戴相林,马瑞萍,廖文华,高小丽,王姗姗,文华英. 2017

[11]施氮量对玉米花生宽幅间作体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徐杰,张正,孟维伟,高华鑫,刘灵艳,张佳蕾,南镇武,万书波. 2017

[12]济谷14对留苗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 秦岭,杨延兵,管延安,陈二影,张华文,王海莲,刘宾. 2013

[13]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桂育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虎,陈传华,刘广林,吴子帅,黄秋要,罗群昌. 2019

[14]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鄂麦18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葛双桃,董静,王贤智. 2009

[15]低氮条件下L-色氨酸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俊志,王晓东,窦爽,辛宗绪,吴宏生,周宇飞,肖继兵. 2024

[16]杂交油菜直播适宜密度和氮磷钾肥用量研究. 符明联,钟林,汪铭,李根泽,蒋海玉,李劲峰. 2007

[17]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沈明星,王海侯,施林林,吴彤东,陆长婴,陈凤生,孙华. 2009

[18]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7

[19]半干旱区不同施氮量对糜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宇先,李清泉,刘玉涛,连永利,杨慧莹,曹姜伟,李丽莉,闫峰,胡继芳,马波. 2013

[20]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周玲玲,刘瑞显,杨长琴.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