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巢对红火蚁的防效评价及对蚂蚁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杰

作者: 刘杰;吕利华;陈焕瑜;冯夏;周小毛;何余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火蚁;灌巢;本地蚂蚁;诱集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6 年 05 期

页码: 26-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触杀性杀虫剂灌巢防治红火蚁的试验表明,灌巢后4周,利用有效蚁丘调查法、诱集法和陷捕法评价的防治效果分瘪为100%、100%和61.54%,说明灌巢可在短期内迅速减少红火蚁的蚁丘数、降低活动工蚁数量,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第一次灌巢13周后,以有效蚁丘调查法和诱集法获得的防效分别为100%、79.22%,说明在秋末冬初用药剂灌巢防治红火蚁的效果可维持至少3个月。试验中不同取样方法得出防效变化趋势与有效蚁丘的变化基本一致,诱集法比较适合灌巢等防治红火蚁的田间药效评价和发生监测,陷阱法仅适合蚂蚁生态学的研究。此外,还调查了灌巢后红火蚁入侵绿化地内常见蚂蚁种类及其组成。为我国红火蚁的化学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红火蚁入侵和未入侵生境中蚂蚁的觅食强度. 陆永跃,曾玲,宋侦东,梁广文. 2009

[2]红火蚁入侵对本地蚂蚁多样性的影响. 赵秀兰,程登发,郑永权,林芙蓉. 2007

[3]杨枝把诱集棉铃虫技术与作用机理. 刘宁,刘小宁,李娜,边洋. 2008

[4]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枇杷果园昆虫的诱集效应. 耿坤,张斌,李德友,余杰颖,莫莉娅. 2012

[5]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草莓花蓟马的诱集作用. 肖婷,刘宝生,郭建,杨敬辉,潘以楼. 2011

[6]两种诱蛾方法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及评价. 徐文华,张萼,季顺言,郭军,顾明龙,殷柏之. 2001

[7]粘虫蛾卵巢发育、交配情况与迁飞关系的初步分析. . 1990

[8]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刘宁,刘小宁,李娜,边洋. 2008

[9]应用糖醋液诱集鲜食玉米田小地老虎成虫试验. 陈海霞,朱明芬,许和水,常晓丽. 2019

[10]葡萄早春主要小型害虫的预警监测技术研究. 褚姝频,肖婷,周福才,许媛,杨敬辉,韩杜斌,田子华. 2019

[11]不同杂草对温室柑桔介壳虫的诱集效果比较. 闫承璞,胡钟东,万水林,王雨亭,汤雨晴. 2021

[12]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及诱杀效果. 林克剑,卢伟,文吉辉. 2007

[13]北京郊区果园食花金龟的初步研究. 陈松笔,杨怀文,崔景岳,王合,邓春生,张燕荣. 2000

[14]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棉田绿盲蝽、中黑盲蝽和赤须盲蝽的诱集效果. 宋海燕,李丽莉,王凤月,门兴元. 2016

[15]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 李磊,马华博,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16]不同生境下两种引诱剂对白星花金龟的协同诱集效果评价. 陈文静,冯丽凯,王祥兆,王翔,林克剑,李粉莲. 2023

[17]不同种类色板与添加物协同对槟榔园害虫诱集的初步效果. 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潘月云,阎伟. 2020

[18]黄色粘虫板对番石榴园螺旋粉虱的诱捕试验. 刘万学,王伟,艾怡雯,沙林华,程立生. 2009

[19]不同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诱集方法比较. 周仙红,张思聪,庄乾营,翟一凡,于毅. 2016

[20]黄色诱虫板对稻飞虱的诱集和防治效果.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袁永达,张天澍,陆爽,沈慧梅,滕海媛,王冬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