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杰
作者: 黄杰;李成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期刊名称: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ISSN: 2095-3577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10-15
摘要: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又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不断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搭建起全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了"1+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了"农业综合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文章立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具体实践,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提供很好借鉴.
分类号: F324.3
- 相关文献
[1]以试点示范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河南省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的实践探索. 苏磊,程泽强,李茜茜,田云峰. 2017
[2]河北省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调查. 郝桂琴,田东良. 2014
[3]农业科研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实践与探讨——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文明创建工作为例. . 2015
[4]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实践与思考. 潘泽义,肖扬书,范兴奎,夏文胜,高山. 2006
[5]基于分类管理理念的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工作实践. 黄得林,李海亮. 2014
[6]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实践与思考. 徐亲阳,朱鸿英. 2012
[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种业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周红军. 2020
[8]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向运佳,李洪浩,李其勇,杨晓蓉. 2020
[9]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信息服务开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例. 董定超. 2014
[10]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普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左雪冬,李端奇. 2014
[11]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实证. 张以山,吴胜英,谭海燕. 2010
[12]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科学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李希. 2017
[13]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贾立明,张贯生. 2017
[14]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程琳琳,王旭,田维敏. 2015
[15]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程琳琳,王旭,田维敏,陈青. 2015
[16]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熊明民,刘建安. 2013
[17]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李雪梅,蒋秋生,李伟明. 2018
[18]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罗兵前,周明月,张锋,刘钦. 2015
[19]浅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简. 刘新颖. 2016
[20]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科技价值链研究. 徐世艳,郑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关键词:藜麦;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甘肃临夏高寒区饲用藜麦产草性能和营养价值
作者:黄杰;杨发荣;刘文瑜;魏玉明;谢志军;何振富;杨钊
关键词:藜麦;临夏;高寒区;饲草;生产性能;品质;相对饲用价值
-
甘肃高寒区藜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黄杰;杨发荣;魏玉明;刘文瑜;谢志军
关键词:藜麦;农艺性状;抗病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甘肃高寒区11个小黑麦品种(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作者:黄杰;金茜;杨发荣;魏玉明;刘文瑜
关键词:小黑麦;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
-
不同地区主栽藜麦品种品质分析与评价
作者:杨钊;黄杰;魏玉明;杨发荣;刘文瑜;谢志军;杨杰
关键词:不同地区;藜麦;品质;相关性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作者: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关键词:藜麦;黄土高原;适宜性评价;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广西百色柑橘品种结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黄杰;罗满莹;费永红
关键词:百色;柑橘;品种结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