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检测水稻抽穗期基因Ehd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华

作者: 黎华;李冬秀;林秀芳;刘晨雨;蒋常河;林志豪;黄鹏;余永国;黎淳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Ehd1;四引物;ARMS分子标记;抽穗期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781-7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的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的长短决定了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合适的抽穗期对于维持水稻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Ehd1(Early heading date 1)是水稻中特有的抽穗期调控基因,对于调控粳稻在短日照条件下的抽穗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晴’、‘越光’等粳稻品种含有功能正常的Ehd1基因,在短日照条件下抽穗期提前,‘台中65’等粳稻品种的Ehd1基因在第三外显子中存在一个G到A的碱基突变,该碱基突变引起甘氨酸到精氨酸的置换,导致EHD1蛋白功能减弱,最终造成‘台中65’等粳稻品种在短日照条件下抽穗期延迟的表型,Ehd1是短日照条件下对粳稻抽穗期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靶标。本研究根据Ehd1第三外显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应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的原理,开发四引物分子标记Ehd1-ARMS,利用ARMS PCR技术对Ehd1的不同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为快速、准确地对Ehd1进行基因分型,以及优质粳稻在短日照条件下的遗传改良等提供帮助。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四引物分子标记鉴定水稻光合效率基因TAC1的不同基因型. 陈国鑫,陈冰,李昊澍,赵坤龙,秦冠男. 2020

[2]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水稻红褐色颖壳突变体. 向小利,蒲志刚,王兰英,王平,胡彬华. 2022

[3]超级稻协优9308根系相关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 王会民. 2013

[4]抽穗期低温冷害对大麦空壳率的影响. 陶红,陈晓静,沈会权,陈和,陈健,卞同洋,周汝芹,张彦平,徐相宏. 2005

[5]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6]太湖流域晚粳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江玲,徐大勇,魏祥进,刘喜,卢百关,万建民. 2011

[7]杂交晚粳宁67A/K1722抽穗期耐低温鉴定指标研究. 马荣荣,王晓燕,于永红,胡国成,孙宗修. 2000

[8]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 1999

[9]小麦抽穗期基因研究进展. 董春林,张明义,张晓军. 2010

[10]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11]低氮磷胁迫对大麦抽穗期的影响. 普晓英,曾亚文,杨涛,杜娟,杨树明,赵春艳,刘国丽. 2011

[12]水稻抽穗期控制候选基因的SNP/InDel多态性分析. 闫双勇,谭振波,刘学军,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卢百关. 2005

[13]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 2010

[14]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15]贵州高原粳稻利用中一些性状的遗传分析 Ⅲ.抽穗期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陶大云,马达鹏,娄义龙. 1990

[16]杂交水稻恢复系“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耘,况浩池,杨乾华,刘国民,刘明. 1997

[17]杂交再生稻开花期耐寒性及安全抽穗期研究. 张景国. 1991

[18]水稻抽穗期基因的鉴定与遗传调控网络研究与分析. 杨德卫,陈壬杰,程朝平,郑向华,叶宁,叶新福,黄凤凰. 2019

[19]小麦挑旗期和抽穗期的QTL分析. 王丽辉,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田再民,李国婧. 2008

[20]苯达松敏感基因在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王士梅,朱启升,汪婉琳,张德文,杨前进,王云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