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SAT模型的1961-2017年东北地区马铃薯潜在单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瑞阳
作者: 徐瑞阳;何英彬;赵锡海;罗善军;杨近鹏;于金宽;朱娅秋;赵畅;李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SSAT模型;潜在单产;东北三省;马铃薯;气象因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02-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文章基于DSSAT-SUBSTOR作物生长模型,分析1961—2017年东北三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内均匀分布的21个国家气象局气象观测站点马铃薯的潜在单产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对潜在单产的影响。[方法]首先,基于东北三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内均匀分布的21个国家气象局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运用验证后的DSSAT-SUBSTOR模型模拟该时段站点位置马铃薯潜在单产;然后运用灰色关联法提取影响马铃薯潜在单产的优势气象因子;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主要优势气象因子对潜在单产的影响程度,分析马铃薯潜在单产及其气候影响因子的时空差异性。[结果](1) 1961—2017年东北三省国家气象局站点马铃薯潜在单产均呈减少趋势,潜在单产最低和最高的站点分别是五大连池和梅河口,变化最小和最大的站点分别是兴城和绥芬河;(2) 1961—2017年黑龙江省增温幅度最大,吉林省气温日较差降低最多,辽宁省日辐射量减少最明显;研究区生长季平均温的升高、气温日较差的降低以及辐射量的减少均导致马铃薯潜在单产降低,其中,平均温度是对研究区马铃薯潜在单产减产贡献最大的气象因子;对平均温度、气温日较差和日辐射量最敏感的站点分别是五大连池、公主岭和瓦房店。[结论]东北三省地区已进入气候暖干化阶段,在今后的马铃薯生产中应通过适时调整播期、培育或引进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等科学农田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生产力水平。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未来气候变化对宁夏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7
[2]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 段丁丁,何英彬,于金宽,刘莉,徐瑞阳,李文娟. 2019
[3]克山地区气象因子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 王立春. 2014
[4]干旱绿洲农田春小麦耗水规律及农业用水变化研究. 王淑芬,贾永国,赵贺清. 2010
[5]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6]基于DSSAT模型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春小麦灌溉模式优化研究. 魏玉清,沈强云,郝正刚. 2019
[7]两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的比较. 张建涛,李国强,陈丹丹,冯晓,郑国清. 2016
[8]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9]基于DSSAT模型的宁夏马铃薯生产的适应对策.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8
[10]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杜建涛,何文清,Vinay Nangia,严昌荣,Mobin Ahmad,刘爽,刘勤. 2008
[11]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12]洛阳孟津冬小麦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评价. 姜志伟,武雪萍,华珞,蔡典雄,逄焕成,吴会军,姜涛,郑妍,李银坤. 2009
[13]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麦优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拟研究. 葛连兴,李迎春,彭正萍,贺勇,潘婕,韩雪,李鸿池. 2019
[14]基于DSSAT模型的宁夏玉米-土壤氮循环及其产量敏感性分析. 金建新,李凤霞,周丽娜. 2017
[15]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贡付飞,查燕,武雪萍,黄绍敏,徐明岗,张会民,刘海龙,姜志伟,王小彬,蔡典雄. 2013
[16]洛阳旱地夏玉米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评价. 姜志伟,武雪萍,华珞,蔡典雄,逄焕成,吴会军,姜涛,郑妍,李银坤. 2009
[17]东北三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徐正进,韩勇,邵国军,张学军,全成哲,潘国君,闫平,陈温福. 2010
[18]近20年来东北三省春玉米物候期变化趋势及其对温度的时空响应. 李正国,杨鹏,唐华俊,吴文斌,陈仲新,刘佳,张莉,谭杰扬,唐鹏钦. 2013
[19]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万利. 2009
[20]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宫斌斌,刘帅,杨宁,刘文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妇女对农业节水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凌源市调研数据
作者:刘韵非;姜文来;杜娅婷;朱娅秋;刘聪
关键词:水资源;妇女;灌溉;农业节水;性别差异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
-
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研究
作者:王珑;何英彬;王向一;陈慧聪;王用业;吴秀英;宁炯;张志良;焦宜帆
关键词:马铃薯;适宜性;精细评价;过程导向时空加权;随机森林
-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作者:张志良;和志豪;茹晓雅;蒋腾聪;何英彬;冯浩;于强;何建强
关键词:马铃薯;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模式;物种分布模型;气候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