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理模式对玛曲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国平

作者: 张国平;王红丽;张绪成;宋婷;杨林平;张化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化草原;治理模式;生态恢复;土壤水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58-63

摘要: 为了给高寒区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玛曲高原草原选取补播改良、围栏封育和灌草结合3种植被恢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地上干物质累积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指标,分析不同治理模式对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干物质累积和NPP变化并明确其影响.结果表明,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田间持水量10月较4月补播改良模式提高50%,灌草结合模式提高31%,围栏封育提高12%;在植被生长季,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土壤模式的含水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灌草结合,地上干物质量较围栏封育提高57.65%,较灌草结合模式提高230.10%.各恢复模式对NPP有显著影响,影响力补播改良>围栏封育>灌草结合,均差异显著,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NPP分别较灌草结合提高66.05%和29.22%.可见,补播改良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为植被生长提高较好的水分环境,同时显著提高地上干物质累积和NPP,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分类号: S728.3

  • 相关文献

[1]围栏封育对青海湖湖东地区沙化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 喇臣梅,杨占武,陈武生. 2012

[2]不同牧草品种治理沙化草原效果比较. 孙蕊,高海娟,王若丁,李伟,张军,尤海洋,钟鹏. 2024

[3]基于CASA模型模拟锡林郭勒草原净初级生产力. 杜波波,阿拉腾图娅,包刚,王宁,林克剑. 2021

[4]环渤海山东区耕地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探测. 宋颖,高明秀,王卓然,王佳凡,徐帻欣. 2024

[5]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研究新热点:2008-2020年回顾与展望. 林慧龙,范迪,冯琦胜,梁天刚. 2021

[6]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研究进展──生物诱因、影响及治理. 金红喜,韩生慧,何芳兰,李昌龙,徐先英,唐进年,康才周,宋德伟,杜娟. 2016

[7]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袁骥,倪羌莉,李敏. 2020

[8]种养关系重构视角下畜禽粪污治理模式:探索、困境与推广突破. 舒畅,刘增金,乔娟. 2022

[9]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张会吉,陈静. 2024

[10]川中丘陵地区不同侵蚀立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效益. 张奇,杨文元. 1995

[11]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多中心治理典型案例与优化路径. 姜海,雷昊,白璐,王子臣,梁永红,吴昊. 2018

[12]侵蚀沟相关研究汇总分析. 李纯乾,赵旭珍,柳金库,丁宏宇,肖继兵. 2024

[13]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毛世平,张帅,张舰. 2024

[14]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黄尚书,方巍,高磊,田园,孙耿. 2023

[15]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赵立仁,何跃,姜涛. 2008

[16]浙江省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模式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俞晓平. 1999

[17]辽西北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及作用机理分析. 丛子健,贾天会,邹桂霞,李凤鸣. 2018

[18]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 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钟珍梅,郑开斌,应朝阳. 2014

[19]浙江省水稻病虫害可续的模式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俞晓平. 1999

[20]动植物在陆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王利民,翁伯奇,罗涛,黄东风,罗旭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