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橡胶林下金花茶套种适宜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龙源

作者: 郭龙源;杨思思;李茜;丁泽;云挺;安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花茶;橡胶树;MaxEnt模型;林下套种

期刊名称: 西北林学院学报

ISSN: 1001-746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00-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橡胶林下金花茶套种适宜区,基于金花茶在中国已有的历史分布记录,结合环境数据,首先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随机森林模型(RandomForest)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别对金花茶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区进行模拟,根据金花茶已有的分布记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以及Kappa系数对3个模型进行比较,挑选最优模型;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手段,结合橡胶种植区及最优模型模拟结果,最终获得云南、广东、海南3省橡胶林下金花茶潜在的种植区域。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金花茶在中国的分布记录有较高的重叠性,且ROC分析法的曲线下面积(AUC)>0.9,Kappa系数>0.8,证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影响金花茶潜在适宜区分布的主导因子是年均温度、积温、最干季湿度和湿润指数;海南省、广东省和云南省橡胶林下的金花茶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0.92万、2.59万、15.11万hm2,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南省的儋州和白沙、广东省的高州及云南省的勐腊和河口等市县;中适宜区在海南省、广东省和云南省,面积分别为25.71万、1.13万、23.78万hm2,主要分布在海南儋州、广东化州和云南景洪等市县;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南琼海和万宁、云南耿马和沧源等市县,面积为3.74万hm2和12.86万hm2。研究明确了橡胶林下套种金花茶的适宜地区及发展潜力,对金花茶的引种试验和栽培驯化提供了依据,也为林下套种物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分类号: S794.1%S685.14

  • 相关文献

[1]几种作物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的实际产量和效益评价. 王强盛,杨娟,祁明华,倪雪颖,夏萌霜,李珏. 2019

[2]林下套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影响. 常威,刘军,邓思怡,刘全科,陈富华,蔡高磊,汪华,罗小康. 2023

[3]银杏林下套种白及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苗人云,刘天海,干雪梅,包国芳,邓玲,罗建华,唐杰,黄忠乾,彭卫红,甘炳成,谭昊. 2020

[4]金花茶种苗繁育与栽培管理研究进展.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邓巧勤. 2018

[5]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 2018

[6]不同遮阴栽培对金花茶叶片生理和药用品质的影响. 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赵云青,黄颖桢,陈学圣. 2019

[7]金花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 2020

[8]金花茶扦插关键技术. 黄昌艳,周主贵,王晓国,邓杰玲,李先民,卜朝阳. 2018

[9]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张佩霞,于波,邹春萍,黄丽丽,赵超艺,孙映波. 2019

[10]金花茶种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周主贵,王晓国,卢家仕,关世凯,卜朝阳. 2016

[11]金花茶与其伴生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熊忠臣,骆文华,王满莲,王代容,文香英. 2012

[12]不同生根剂和基质对金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卜朝阳,王晓国,邓杰玲,闫海霞,周主贵. 2018

[13]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吴儒华,何全光,杨泉光,潘鸿,张娥珍,黄瑞斌,杨海娟,张洪,潘子来. 2018

[14]金花茶2种体胚发育途径蛋白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 杨旸,邓素芳,赖钟雄. 2011

[15]不同种金花茶对炭疽病的自然抗性评价. 周主贵,黄昌艳,王晓国,黄展文,邓杰玲,卜朝阳,黄思良,林善海. 2019

[16]高温胁迫对金花茶耐热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武君,邹福贤,陈菁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17

[17]广西金花茶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许诗萍,高日芳,张金莲,宋娟,李冬萍,何苑皞,曾诗媛,陈廷速. 2024

[18]金花茶花粉离体萌发及低温处理探究. 张佩霞,于波,陈金峰,赵超艺,邹春萍,孙映波. 2016

[19]3种金花茶花芽分化进程及形态学特征比较. 喇燕菲,肖丽梅,黄涵,张进忠,孙明艳,王翊. 2021

[20]金花茶1年多次抽梢栽培技术研究. 阮经宙,王珂,阮俊翔,吴承芳,覃楠,包亚萍,符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